“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励基金获奖者清华论坛”举行
清华新闻网5月26日电(记者 高 原)5月25日下午,由周光召基金会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励基金获奖者清华论坛”在主楼接待厅举行,获得“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励基金”的三位获奖者与清华师生分享了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最新进展以及经验和感悟。
周光召基金会奖励顾问委员会代主席、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周光召基金会理事会主席钟瀚德,周光召基金会理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戴明华,香港瀚德集团执行董事聂本新、关永祥等出席论坛。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希主持论坛。

周光召基金会奖励顾问委员会代主席、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致辞。记者 张 宇 摄
徐冠华在致辞中表示,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励基金获奖者论坛的举办,一方面是聆听科学家们的精彩报告,交流学术经验,同时也要深入学习周光召先生的科学精神、高贵品格,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再接再厉。徐冠华回顾了周光召科研报国的传奇人生以及自己与周光召相处的点滴故事,并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周光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尊重科学的治学态度,学习他谦虚谨慎、和善待人的为人风格,全身心投入科研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据悉,这是自2011年开始连续第5年在清华举办周光召基金会获奖者论坛。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研究员发言。记者 张 宇 摄
论坛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研究员在题为“理解催化中的纳米限域效应”报告中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能源高效转化的重大需求,着力阐述“纳米限域催化”相关概念和基础,以及在涉及能源小分子活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贵州省地矿局周琦总工程师介绍了他所率领团队通过长期的锰矿成矿研究和锰矿找矿实践工作,包括发现了新的锰矿床类型,形成了原创的锰矿成矿理论与深部锰矿找矿预测关键技术等。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原台长德力格尔在题为“我们坚守在气候变化科研第一线”中介绍了所在团队坚守在青藏高原一座海拔近4000米山巅上20多年,用严谨的科学精神监测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和变化,绘制出一条二氧化碳变化时间序列曲线,成为人类气候变化共识的基础和依据。

论坛现场。记者 张 宇 摄
周光召基金会是由香港爱国人士钟瀚德先生及其家属捐资于2006年6月15日在香港设立,旨在奖励为中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周光召先生为基金会理事会永久名誉主席,钟瀚德为基金会理事会主席。
编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