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初二学生在环境丰容国际研讨会上发言
清华新闻网6月1日电 5月24日至28日,“第十二届环境丰容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动物园举行,清华附中初二年级参加“走进科学殿堂”项目课程“动物丰容组”学习的21名同学参加会议,6位学生代表就本学期以来的丰容研究与实践在研讨会上发言并汇报学习成果。

唐静吾、赵鉴开发言。
在27日上午的会议中,清华附中学生李安琪、吕雅馨、孙楚齐、张元璟、唐静吾、赵鉴开分别代表各自的研究学习小组以“丰容对北京动物园圈养南非长角羚行为活动的影响”、“丰容对圈养条件下火烈鸟的行为影响”、“北京动物园圈养大赤袋鼠的环境丰容及对其日常行为和空间利用率的影响”为题,用中英文双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同学们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代表热烈的掌声,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动物行为及环境丰容专家香港海洋公园吴乃江先生与参会同学交流。
随后, 环境丰容国际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大卫·谢泼德森(David Shepherdson)教授、动物行为及环境丰容专家香港海洋公园吴乃江先生等国内外专家与孩子们进行了交流,并对他们的学习、研究给予指导。
“走进科学殿堂”项目课程“动物园组”的同学们本学期以来在相关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动物行为观察与环境丰容的学习,并对动物园圈养的南非长角羚、火烈鸟、大赤袋鼠三种动物的笼舍进行环境丰容研究与实践。在整个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出色表现使同学们获得了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机会。
研讨会由环境丰容国际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主办,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动物行为与动物福利专家代表出席会议。
“丰容”是指动物对其在所生活的环境中遇到各种挑战时所拥有的掌握和控制程度。是由动物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共同决定的。主要分为:环境丰容、行为丰容和社会丰容。动物园里的丰容则特指给迁地保护的动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动物福利。经过丰容后的动物环境更加人性化和动物性化,可以让动物的行为尽可能地接近其在野外的自然行为,减少其不适,保持健康。也让观众赏心悦目。
供稿:附中 编辑: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