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肩挑的岗位上点燃青春激情
——记2015年清华大学优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吕志刚
来源:《新清华》2015-7-3 曲田
1993年入党,1994年开始担任辅导员,1997年毕业留校工作,机械系副教授吕志刚在双肩挑的道路上一走就是20多年。
他钟情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科研上坚持与创新并重,不断寻求突破;在管理岗位上更是倾心投入,展现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多年来,吕志刚用不懈努力为自己谱写了一曲青春赞歌。

“搞教学、做科研的同时还要承担繁重的管理工作,压力确实大。但作为一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吕志刚先后担任机械系人事科科长、副系主任、系党委副书记、书记,在管理岗位上他善于主动分析思考,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2012年底院系调整组建新机械系后,面对新的挑战,吕志刚与系党委及领导班子一起形成和实践了“建平台”、“管干部”、“促交流”、“共发展”的工作理念,为全系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科研道路上吕志刚也在不断前行。熔模精密铸造,虽然这个名字在许多人眼中有些陌生,但吕志刚深知它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制造的重要意义,选择了坚守。怀着为发展我国熔模精密铸造技术作贡献的信念,吕志刚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有计划地开展系统工艺研究,并主持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伴随着我国航空和燃气轮机工业的发展,吕志刚又与相关企业积极合作,努力开拓新天地。
而培养学生则是吕志刚始终谨记的“教师本分”。2014年,机械系首次开设机械工程实验班,吕志刚担任第一届机40班班主任。军训期间他与同学们一起完成夜间徒步拉练,和学生一起体验挥汗如雨的感觉。吕志刚还经常参加机械系的各种学生活动,给同学们带去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讲台是教师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吕志刚也在不断地磨练自己,努力向学生展示最精彩的一面。“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则是对吕志刚多年辛勤工作的肯定。
“我将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好工作职责,为建设一流机械系作出更大贡献。”关于未来,吕志刚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