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到建设一线放飞梦想
——在清华大学2015年第二次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电机系2001届校友、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 林云志

尊敬的学校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非常荣幸受到母校的邀请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典礼,心情很激动!作为师兄我向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表示衷心的祝福!

看到同学们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和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仿佛一下回到了十四年前,那时的我和你们一样年轻而有活力,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怀着凌云壮志走出了校门,走向了社会。我的第一家单位是一个科研院,我满怀信心的来到单位,心想我是清华毕业的,单位肯定很重视。然而当我拿着行李去职工宿舍找管理员拿钥匙时,管理员正在接主管领导的电话,无意中听他说:“清华来了个研究生,这小子没什么背景,就给他安排在一楼北面的房间!”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在这家科研院没干多久就辞职了!

辞职后我在外企干了几年,然后自己办过一个公司,后来也倒闭了,最后去了一家私企,做到了技术总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生活也富足安逸。但我的内心并不平静,每次想起在清华读研究生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去!我就不能抑制我内心的激动,总想作为清华人应该将所学的知识在更大的平台和项目中得以实践和运用,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2008年,我做出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放弃研究机构技术总监的职位和高薪,作为企业人才引进,来到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当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国外相比虽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特别需要我们这样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到这项事业当中。我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就是我一直寻找的、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七年以后的今天,我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选择,正如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同学们,即使是清华人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也是不容易的,也需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地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地调整路径,机遇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中国中铁是世界双五百强,中国一半以上的高铁电气化铁路、70%以上的轨道交通均是中铁电气化局承接建设的。我所在的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就是专门从事轨道交通的专业公司。到城铁公司不久,我向领导提出:“我要到一线去,搞应用于项目实践的科研。”2009年5月,我如愿来到了当时公司设备系统最全、专业最广、线路最长的北京地铁15号线,兼任项目总工程师,从事项目技术创新和管理工作。
北京地铁15号线涉及429个子系统,数百家原始厂商。这需要我在短时间内必须对所有产品技术有清晰的了解,把系统联调有序的结合,实现联调精细化。

2010年4月,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中段的建设进入联调重要阶段,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全线各专业、各系统间的联合调试,安全有序的保证轨道交通建设工期,并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满足运营要求的问题。在以往地铁线路的联调调试中,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数据精确度不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带领团队反复试验,研发出了国内首创的地铁动态检测车。该车通过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大大简化了检测过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具备对车辆行驶条件的综合检测能力,被誉为地铁领域的“黄色医生”。

为了赶工期,我带领团队加班加点、轮班工作,有时甚至是24小时不间歇施工。最难熬的是夏天,在隧道里闷热、潮湿的高温环境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了就地找个地儿打个盹儿,饿了随便买点盒饭或者大饼来充饥,有几次我们蹲在工地上吃盒饭,听见路过的行人说:“这些民工真是挺艰苦的!”我想,我们就是民工,就是为千千万万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工程师!简称民工。

经过我和团队的不懈努力,2010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全功能开通,开创了轨道交通建设子系统全功能同步开通运营的先河,综合工效提高了30%以上。该工程同时也获得了北京市安装工程优质奖、长城杯金质、中国安装之星等荣誉。

七年的时间里,我陆续取得了一些成绩。除了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地铁15号线,我还陆续参与承接了首都机场线地铁15号线二期;重庆6号线、3号线、重庆会展中心子线等等工程。取得了工艺研发、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成果23项,解决技术难题27项,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6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我在工作中带队伍,在公司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将懂技术的青年人集中起来,聚合优势力量搞研发,同时依托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更好地培养和带动青年人成长成才,带出的徒弟遍布公司53个项目。

同学们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大学毕业以后又正赶上国家快速发展时期,我们这一代经历的不是苦难、饥饿,而是竞争与机会。就在今年我即将跨入40不惑之年时,借此机会与同学们分享一点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首先是关于选择:记得我刚来中铁时,有人曾经问我:“你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为什么放着高薪不拿,高管不做,跑我们单位来?”如果当时我对他说我是来实现梦想的,估计那人会说我是神经病。但就我内心来讲,我的确是这样想的。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在众多的选择面前,每个人的取舍标准是不同的。作为清华人,我想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国家需要结合在一起,做一些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发展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到国家发展最前沿,到生产建设一线,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在城铁工作,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一种速度,而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的就是这种速度,这就需要每一位建设者都要有持久的激情,对事业、对国家的激情,就像我们在中铁公司常说的一句话:“有激情、在状态”。因此“速度与激情”不仅是美国大片,更是我们清华人成就理想的法宝。

第二是关于成功:每个人都很渴望成功,但究竟什么是成功,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做了七年多的地铁建设者,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单位和国家也给了我很高的荣誉,但在我内心让我感到最快乐、最欣慰的就是我能将我所学的知识、所研究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应用在了工程实践中,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做了一点贡献。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成不成功不重要,实现自身价值,找到内心的快乐最重要!

最后我想谈谈奉献:这些年来,我一心扑在工作上,疏于陪伴家人。妻子怀孕时,由于妊娠反应厉害,经常吐得吃不下饭,精神很差。而我因负责15号线的施工项目,无法照顾妻子,就连孩子的准生证明也没能顾得上办理,都是年迈的父母跑前跑后照料。在承接首都机场线时,我连续3个月都没回过家。我的孩子今年4岁了,我每年跟他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到1个月,至今还没有照过一张全家福。现在孩子见到我的时候常说的话是,我要换爸爸!我满心愧疚,就盼望孩子大一点,懂事了我能带着他去坐我参与建设的地铁,让他亲身体验爸爸辛勤工作的成果,体会到每个人的努力都可以让别人更幸福、社会更美好、祖国更强大。对家庭来说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作为一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者,和千千万万个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兄弟姐妹一样,为了市民们能早一天便利出行,我们付出再多的艰辛和汗水也值得!

亲爱的同学们:国家给了我们一片广阔的天空和宽阔的舞台,就看我们怎样在这个舞台上跳出属于自己的舞蹈。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永远铭记母校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以致用,报效祖国,到建设一线放飞梦想,成为清华的骄傲!

谢谢!


 

 

2015年07月11日 13:08:3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