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和新疆大学信息学院、软件学院举办第二届双边教师论坛
清华新闻网7月16日电 7月9日至10日,清华大学信息学院与新疆大学信息学院、软件学院联合举办了“清华大学-新疆大学第二届双边教师论坛”。与会教师进行了充分交流。

“清华大学-新疆大学第二届双边教师论坛”与会代表合影。
9日上午,双边论坛在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大楼开幕。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孙家广院士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对口支援工作得到双方学校的高度重视,希望两校信息学科群的教师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使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新疆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吐尔根和软件学院院长于炯先后致辞。他们感谢清华大学信息学院五年来在帮助提升学科建设、教学体系、教学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及科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并希望在信息学科战略、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等新兴方向加强合作与交流。
随后,论坛举行了题为“信息技术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会。在孙家广主持下,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化系教授、国家“两化融合”战略科学家吴澄做题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学科发展—中国制造2025与信息技术的互动发展”的主题报告。他结合清华大学教师所做的科研工作生动详细地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两化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制造等,为两校教师了解国家重大需求,搞好学科建设提供建议,并回答了新疆大学教师的提问。
在专题报告环节,论坛邀请清华大学网络空间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段海新、自动化系教授姚丹亚和软件学院教授王建民分别就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物联网及在车路协同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研究做了介绍。电机系、汽车系及信息学院所属院系等5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9日下午,新疆大学来访教师与信息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举行了工作座谈会,围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工作等进行了交流。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佐主持座谈会,并介绍了清华“教改2020”的主要理念、重要举措及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情况。信息学院副院长牛志升介绍了清华人事制度改革、跨专业交叉学科建设及学院学科建设情况。电子系副主任陈巍、自动化系副主任王红、微纳电子系副主任王燕、软件学院副院长张慧分别介绍了各院系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评估、人才培养特色、学生国际交流等方面情况,电子系副书记汪玉、计算机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蔡英明向来访教师介绍了学生党建工作、学生工作队伍、科技创新活动、职业生涯教育等。计算机系副教授马昱春以“MOOC”为主题,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讲解“MOOC”是什么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使与会者对“MOOC”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座谈会上,双方还就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工作量、班主任辅导员职责、学生纪律、考场纪律等具体工作进行了交流探讨。
10日上午,在信息学院教师的陪同下,新疆大学来访教师参观了电子工程馆、中央主楼及信息楼的相关实验室。电子系副主任邓北星向来宾介绍罗姆楼的建设目标、建筑设计理念、基础设施等情况,并带领来宾参观了科研实验室、报告厅、阳光厅和教工餐厅。在中央主楼,电子系和自动化系教学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带领来宾参观本系教学实验中心及“多维多尺度计算摄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信息楼,来宾参观了下一代互联网运行演示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信息楼基础设施建设等,并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讲解介绍。
据悉,从2010学年开始,信息学院承担了对口支援新疆大学信息学院和软件学院的任务,并签署对口支援工作协议,明确在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支援工作。五年来,两校院系负责人互访20多人次,信息学院各单位接纳新大选派的为期半年以上管理干部、进修教师和学生20多人,学院组织学术带头人赴新大举办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已超过20场次。近三年来,学院还邀请相关教师为新大近40位教师申请的研究课题提供咨询意见。2013年9月9日至9月11日,在新疆大学成功举办了首届双边教师论坛,有效地增强了两校教师间教学和科研交流,促进新大信息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服务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供稿:信息学院 编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