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齐聚专家智慧 提升课程质量

清华大学第二届研究生课程专家组成立


清华新闻网4月7日电 (通讯员 王钰)4月5日下午,清华大学第二届研究生课程专家组成立大会在近春园举行。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第一届研究生课程专家组成立于2012年秋季,37位专家按学科专业开展课程调研和“好课”研究,在学校研究生教育大发展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下,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于2017年春季换届成立第二届研究生课程专家组,来自42个院系的55位专家围绕五个专题以工作组的方式群策群力、深入探讨推动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

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志东

在会上,杨斌首先高度肯定了第一届研究生课程专家组的工作成绩。他说,完整的课程体系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持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位委员会聚焦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但不能因此忽略培养目标和方案以及具体的课程建设。院系和导师从关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角度,不仅要重视资格考试、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环节,还应检验课程的设置与学习成效是否符合各类研究生的不同培养目标。随着清华研究生规模与结构的调整,对博士生课程的深度要求、硕士生分类培养的特色要求都需要深入研讨。

杨斌希望各位新一届课程专家组站在学校的角度和育人的高度,跨学科开展工作,围绕公共课、专业课、国际化课程、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五个专题深入研究,对建设一套高质量挑战性的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贡献自己的智慧。

会上,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伟宣读了第二届研究生课程专家组名单,介绍了55位专家的组成情况。杨斌为各位专家颁发了聘书。 

杨斌为课程组专家颁发聘书。常志东

研讨会上,培养办公室主任董渊从“师生是教育改革的主角”的基本思路出发,围绕研究生精品课程评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和研究生教改项目等介绍了清华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

 

上—左起:朱克勤、杨士强、戚学民发言;下—左起:左剑恶、段远源、王雪发言。常志东

六位专家先后在会上发言。第一届连任专家、航天航空学院朱克勤谈到好的研究生课程应达到授人以“YU”,即鱼(讲授知识)→渔(传授方法)→欲(激发欲望)→愉(气氛愉快)的四个层次。

公共课组组长、计算机系杨士强教授认为公共课一是为研究生尽快掌握研究方法和尽早进入研究状态打好基础,二是为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素质提供环境和条件。

国际化课组组长、环境学院左剑恶教授提出对国际化课程定义应是对所有的课程,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讲授,面向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理论上都要按国际化的标准来要求。

专业课组副组长、人文学院戚学民,课程体系组组长、热能系段远源和教学模式组组长、精仪系王雪也都在发言中提出要注重动手实践、明晰博士硕士课程区分度、探索教学模式的共性与个性等问题。

第二届研究生课程专家组合影。常志东

与会专家还共同研讨了专家组的工作办法、工作方案和对今后课程建设的建议。研究生院院长姚强在总结中提出应进一步梳理清楚研究生课程在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同时表示研究生院将全力支持课程专家组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共同为学校研究生课程和“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研究生院 编辑:华山

2017年04月07日 08:55:3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