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愿你起飞 一路护航

清华新生入学“绿色通道”设立20周年

“新资助体系”升级为资助“阳光工程”


清华新闻网8月23日电(记者 李婧 徐静)8月23日一大早,和以往20个迎新季一样,设立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的“绿色通道”早早开放,等候前来注册的2017级本科新同学。刚过7点,土木类的本科新生郭占强就来到“绿色通道”,第一个办妥了临时借款,顺利完成了入学手续。

绿色直通车:新生入学一路绿灯

同样通过“绿色通道”办理生源地借款等资助手续的还有法学类新生李艳,恰巧遇到前来看望学生资助办理情况的校长邱勇,还从校长那里获赠了“绿色通道爱心纪念封”。说起与校长的面对面交流,李艳很兴奋:“校长告诉我,欢迎来到清华,希望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好好努力。我觉得很亲切,很有融入感。”

李艳来自宁夏同心县,今年高考在全区排名第13位,通过国家贫困专项计划来到清华,但五个兄弟姐妹的生活和教育支出使得家里入不敷出。让李艳安心的是,在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她还收到了《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和《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来校报到交通费用申请表》,通过申请获得路费和生活费资助;清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也第一时间与她取得了联系,告诉她学费可以通过入学“绿色通道”解决,完全不用担心。果然,今天非常顺利地办妥了各项入学手续。后续她还计划通过申请学校助学金、开展勤工助学等方式,逐步实现经济自立。 

邱勇与机械类新生庞众望握手交谈。石加东

得到邱勇校长赠送“绿色通道爱心纪念封”的还有来自河北的机械类新生庞众望、来自吉林的计算机类新生杨智涵、来自四川的能源类新生马春苗、来自新疆的环境类新生俄合拉斯,以及来自云南的土木类新生周睿杨等。邱勇校长与同学们逐一交流,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在面向全体新生的“绿色通道”中,如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凑足学费,可以直接办理临时借款用于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完成注册手续。同时,“绿色通道”还提供了爱心教材卡、生活费、体检卡、自行车卡、观演卡和购物券等贴心礼物。

计算机类新生齐强在“绿色通道”工作人员指引下,顺利办好了临时借款;土木类新生马一鸣在报名时偶遇室友,在新朋友陪同下来到“绿色通道”,没一会儿就告诉朋友“办得差不多了”……截至下午14点,已有82名同学通过“绿色通道”办妥了相关手续,借款金额超过48万元。

1998,绿色通道全国高校首创

早在1997年,全国高校学费改革时清华大学就提出“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为确保因灾受困学生顺利入学,清华大学将临时贷学金的发放与迎新工作结合起来,第一次开通“绿色通道”,从火车站接站到帮助新生报到完毕入住宿舍的迎新全过程“一路绿灯”。此后,清华对被录取入学且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1998年,清华在全国高校中首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

2002年,清华法学院、美术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改革试点,“绿色通道”随之扩展到这些试点院系的研究生,以资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顺利入学。随着“绿色通道”的不断发展,管理工作也逐步规范,学校制定了《学生临时借款管理办法》,制作了“清华大学学生临时借款协议书”等。

配合“绿色通道”工作,清华大学为新生提供“一揽子”资助方案,从方方面面关爱服务新生。入校前,通过发放《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暑期走访、路费补贴等举措,以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和“走上门的关怀”为学生增添温暖。报到后,学校各项支持将贯穿学生整个求学阶段。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时领取到的爱心大礼包。

2017年是清华新生入学“绿色通道”设立20周年。二十年间,共有5000多名学生共借款3300余万。这一政策已在全国高校推广开来,成为国家资助政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新资助体系,升级七彩“阳光工程”

自2006年起,清华大学开始建设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出“以助学为目标,以需要为原则,以育人为根本”的基本方针,强化学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直接责任,强化学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育人目的。 

2016年校友励学金大会与会校领导和校友合影。

秉承“两个强化”的工作理念,通过“两个增加”的工作途径,清华大学在2009年就实现了“两个全部”的工作目标:即覆盖家庭经济困难的全部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全部基本求学费用。

新资助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的资助力度。十年来,清华新资助体系“助、勤、奖、贷、补”的资助总额增长了62.2%,人均获助学金额度从2312元提高到6438元。8000余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助率达100%,解决了在校学习生活所需的全部基本费用。 

2016年学生处、基金会、校友会和院系共同讨论学生资助方案。

2017年,清华大学正式升级“新资助体系”,推出学生资助“阳光工程”,具体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维度工作,系统打造“党旗红”感恩教育、“暖心橙”励学举措、“黄土黄”国情认知、“新草绿”入学通道、“碧云青”能力发展、“蓝海蓝”文化拓展、“清华紫”校友支持的体系。

“阳光工程”在做好基本保障型资助的基础上,将着重做好发展性资助,全面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情认知引导、外语能力培训、兴趣特长培育、海外交流交换、职业发展规划等,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在清华提供的成长天空里自由翱翔,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一流的发展机会,在七类环境(教室、校园、国内、国际、网络空间、成长社区、家庭)中多样成长,成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人才。

2017年暑期,新设立的“鸿雁计划”就已支持了7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往1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海外交流项目,共投入经费80余万元。未来,清华大学还将继续加大投入、改革创新,让资助政策像阳光一样温暖心灵、照亮前途,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支持。

编辑:悸寔 华山

2017年08月23日 17:28:4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