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清华大学与中国航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清华新闻网11月30日电(记者 李华山) 11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中国航发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建国,副总经理罗荣怀、陈少洋,集团科技委主任尹泽勇院士、副主任向巧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等出席。仪式由副校长尤政院士主持。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仪式结束后会见了来宾一行。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记者 张宇

在签约仪式上,邱勇对曹建国董事长率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航发在航空发动机研究领域给予清华大学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在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和全球战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邱勇表示,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航空发动机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航发是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骨干集团,清华大学与中国航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共同研制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的重要举措,相信双方一定能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实现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自主创新。希望双方面向未来,共同打造有利于全方位联合创新的合作机制,以期早日实现我国航发事业的腾飞。 

邱勇在仪式上致辞。记者 张宇

曹建国代表中国航发集团对清华大学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清华大学建有众多国家级科研基地,培养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精英和众多航空领域杰出人才,并长期参与和支持航发集团所属单位的发展建设。希望双方以本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无缝对接,在专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曹建国在仪式上致辞。记者 张宇

邱勇和曹建国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后,曹建国为清华师生作了题为:“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新长征路”的报告。 

报告会现场。记者 张宇

在报告中,曹建国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和研发现状。他说,航空发动机是高度技术密集型、综合多项现代前沿技术的系统工程,目前全世界只有寥寥几个国家具有现代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能力。航空发动机研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是国之重器,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国航发研制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曹建国详细地介绍了中国航发集团的产品研发、人才使用和培养情况。他说,青年是未来的主人、是民族的希望、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接班人,在当今中国航发领域大有可为。希望更多清华优秀学子能把个人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发展大局结合起来,在中国航发新长征的道路上建功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清华师生认真聆听报告并踊跃交流。记者 张宇

清华大学170多位师生兴致勃勃地聆听了报告。曹建国还在现场回答了师生关心的问题。 

参观清华大学校史馆。记者 张宇

随后,在校领导陪同下,曹建国一行参观了清华大学校史馆,并参观考察了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燃气轮机研究所、航天航空学院相关实验室。 

参观能动系和航院相关实验室。记者 张宇

中国航发集团相关负责人,清华大学能动系、航院、汽车系、机械系、材料学院、党办校办、科研院、人事处、研究生院、学生部、继教处、国际处、成果办等单位专家和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及相关活动。

双方合影留念。记者 张宇

中国航发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致力于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具备较强的科研生产制造能力,以及较为完整的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制造体系与试验检测能力。 

编辑:悸寔 华山

2017年11月30日 21:22:2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