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清华大学召开2017年就业工作会议


清华新闻网12月15日电 12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召开2017年就业工作会议,对学校年度就业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部署下一阶段学校就业工作。校党委书记陈旭,副校长杨斌、王希勤,校党委副书记过勇,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庆红及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效春等出席。会议由过勇主持。各院系各单位相关负责人、校友代表、师生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会议。

2017就业工作会现场。

陈旭在讲话中对获奖院系和个人表示祝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育人工作的用人单位表示感谢。陈旭充分肯定学校近一年来就业引导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强调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大学教育成效的重要体现,要从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的高度,更好地推进学生职业发展工作。

校党委书记陈旭讲话。

按照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相关精神,陈旭对学校就业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就业工作的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就业引导。就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校“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把毕业生输送到国家发展最需要、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岗位上,实现毕业生能力素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度契合。各院系、各部处要加强就业引导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探索完善新的就业指标体系,发挥全校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提高就业工作的目标要求。要按照“做标杆、出示范”的要求,实现就业工作覆盖每一位参加就业的同学、在学期间能全周期接受高质量职业发展指导的目标,提高就业工作针对性有效性。要实现从就业引导到职业发展指导的转变,建立专业化的课程、咨询、辅导体系,建设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提供一系列专业化服务。三是要聚焦全面提高就业质量这一核心,切实加强就业工作的精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要对辅导员、基层就业学生、学术就业学生、国际组织就业学生、有困难的学生和本科毕业生等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实现精准把握,有针对性地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就业质量。

杨斌宣读了2016~2017学年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综合奖、就业引导奖、职业辅导奖和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的获奖名单。陈旭、杨斌和王希勤分别为获综合奖、就业引导奖和职业辅导奖的院系颁奖。

陈旭为获综合奖的院系颁奖并合影。

获得就业引导奖的院系代表合影。

获得职业辅导奖的院系代表合影。

张效春分享了多年来与清华紧密合作的心得体会,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做好选调工作的具体举措,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深化石家庄与清华的合作交流。

石家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效春讲话。

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张超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就业工作,汇报了下一阶段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设想。

张超、姜培学、高建、王立铎先后发言(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会上,能动系主任姜培学分享了立足专业特色、瞄准能源动力、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的就业引导工作的经验。经管学院党委书记高建介绍了前置职业发展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服务的理念和举措。化学系教授王立铎曾获评优秀班主任,他以两名博士生的发展为例,介绍了导师做好学术就业引导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2004届自动化系本科毕业生、2010届生医系博士毕业生邵金华校友和1999届水利系本科毕业生丁家仁校友分别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了职业发展中的执着和坚守,表达了对学校培养和支持的感谢。 

邵金华、丁家仁校友发言。

2017年,清华大学就业工作坚持“精细化、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取得了新的进步。职业发展中心全年承接招聘会561场,服务用人单位2799家,均创历史新高;通过“两个服务,两个靠前”的“定向选调”模式,共有231名定向选调生赴基层公共部门就业,已累积输送近1400人;校领导班子成员走访10余个省市看望在基层工作的校友,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关心一生”;通过开展创业咨询、课程、调研等工作,构建创业支撑体系,共有68名同学自主创业;持续完善“一体两翼”信息平台,实现服务与管理精细化;推进国际学生趋同管理,建设中英双语信息平台。在QS全球毕业生就业力排名中,清华大学连续三年位列前十。

供稿:职业发展中心 编辑:悸寔 华山 田心

 

2017年12月15日 22:27:2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