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清华大学博士后创新讲坛第四届深圳产业论坛举办


清华新闻网12月20日电 12月16日,“清华大学博士后创新讲坛第四届深圳产业论坛”在深圳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清华大学博管会主任王希勤,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清华博士后校友会副会长宋永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深圳市科协主席、清华博士后深圳校友会会长蒋宇扬,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姜志宏,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张林等学校和政府、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科研院所博士后校友、企业家校友2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现场。

本次博士后论坛由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由清华大学博士后深圳校友会、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承办。论坛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召开,以“人工智能+ 共创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旨在为该领域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强化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投资等相关领域的研讨与合作,推动关键性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逐步促进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王希勤代表清华大学向论坛活动表达关心和支持,介绍了清华大学博士后总体情况,介绍了清华大学新百年的改革发展情况,表示科研创新要加强基础研究、学科交叉;要进一步推动论坛活动,促进博士后校友与母校、产业投资界和政府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王希勤在论坛上讲话。

蒋宇扬代表清华博士后深圳校友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简要概括了深圳校友会这一年来的发展情况,表示深圳市政府支持并鼓励高校科研项目的转化,设立天使基金支持。

张林介绍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办学三年来在交叉工科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建设的情况。表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致力于培育创新性产业领军人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张林在论坛上讲话。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戴琼海以“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为题,首先综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给产业带来的巨大变革;接着又以脑科学为例,将生物科学和智能成像结合,探究脑科学的奥秘。报告过程中,戴琼海介绍了国内外脑科学的最新进展,并详细地展示了用于脑成像的大型仪器。

戴琼海在论坛上作报告。

香港资讯科技联合会会长、远东科技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邱达根做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香港创科发展方面的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凭借优势结合将目标定位为国际顶尖人才汇聚中心,在未来将建构成有高附加值的创业生态环境。在谈到香港的固有优势方面,举例香港的金融、物流及生物科技等行业。最后,表示香港将运用其优势,继续于大数据、金融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及网络保安系统等领域上发展,期盼在大湾区打造更多的优质企业。

邱达根在论坛上发言。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计量财务金融学系副教授韩传祥作题为“人工智能下的自动化投资”报告。以第二波金融技术(Fin Tech)瓦解浪潮正朝向财富管理以及保险业为开篇,谈到当前我们面临着多资产分析、高频交易的新挑战。为应对挑战,学界和产业界需要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金融工程有机结合。并向在场观众介绍机器人理财市场的规模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亚洲机器人资产管理金额成长速度将会是最为快速的。”

在论坛上,与会嘉宾见证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与君胜控股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及捐赠证书“功存教育 义声长孚”颁发仪式,现场气氛活跃。

当天下午,论坛主办方组织了“无体育 不清华”深圳湾8.8公里长跑活动,王希勤带领深圳清华的师生与博士后跑完全程,彰显清华人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坚定信念。

“无体育 不清华”深圳湾8.8公里长跑活动现场。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于2015年12月27日揭牌成立,意味着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从此具有正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博士后的资格。作为首个在深圳市特色学院中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单位,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为博士后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汇聚深圳,为特区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供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编辑:徐静

2017年12月20日 13:46:4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