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召开2017年校务委员会会议
邱勇:2018年要从容迈步 做细做实做深
清华新闻网1月4日电(记者 高原)1月2日下午,清华大学2017年校务委员会会议在主楼举行。校长邱勇作年度重点工作报告,校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陈旭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李一兵、过勇、袁驷、谢维和、史宗恺、王岩等出席会议。

邱勇在会议上讲话。 记者 张宇 摄
邱勇报告了学校过去一年在党建工作、综合改革、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全球战略、校园规划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邱勇指出,中国进入新时代,清华迈入第二个百年发展的新征程, 2017年,清华大学接受中央第七巡视组专项巡视、召开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迎接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入校检查、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集智聚力、统一思想,促成发展合力,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邱勇说,2017年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职工队伍人事制度改革开始启动,教师发展中心应运而生,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全面推行,并通过加大通识教育力度、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设立开放交流时间制度、评选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年度教学优秀奖,积极营造了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被高度肯定。学校推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成立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两个实体的交叉研究实验室,多项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21个学科获评A+,居全国高校之首。学校稳步推进全球战略,发起成立亚洲大学联盟,全球创新学院首栋教研大楼落成,与米兰合作建设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作为学校在欧洲设立首个教学科研基地。学校持续推进校园规划建设,加强校园电动车管理和校园网络建设,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邱勇表示, 2017年对清华来说是丰满、充实的一年;进入2018,我们要以更从容的心态将各项工作不断做细、做实、做深,将“双一流”建设与综合改革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人文、绿色、开放、智慧”校园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总结经验、凝聚共识,为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为迎接2021年建校110周年,再接再厉,不懈奋斗!

陈旭在会议上讲话。 记者 张宇 摄
陈旭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描绘了美好蓝图,明确了奋斗目标。清华作为党和国家寄予厚望并予以重点支持的大学,应该立足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家发展的新要求,主动面向新时代、应对新挑战、勇担新使命,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进一步推动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发挥引领性作用,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更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要作出应有贡献。
陈旭强调,面向未来,全校师生要凝心聚力,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希望各位委员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共同努力把学校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校务委员会会议现场。记者 张宇 摄
校务委员会委员围绕一流大学建设纷纷发言,并就综合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硬件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等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李俊峰、李稻葵、陈巍(从左至右)在会议上发言。 记者 张宇 摄
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李俊峰建议,根据学校教学课程时间表进一步优化校内活动安排,保证教师上课的工作节奏和秩序,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将各方面工作不断做细、做实、做深。
经管学院李稻葵教授建议,不断探索符合世界一流大学要求的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建立校内文科教师的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增强具有清华特色、清华风格的人文社科学科的辨识度。
电子系青年教师陈巍表示,走过2017,学校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广大一线教师毫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作为青年教师倍感振奋。建议学校进一步改善教室硬件条件,尝试不同风格的教室环境,帮助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