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会见“清华大学法律系之友”慈善信托基金新任受托人范鸿龄夫妇
清华新闻网3月24日电(通讯员 吕 婷)3月23日下午,校长邱勇在工字厅会见“清华大学法律系之友”慈善信托基金新任受托人范鸿龄夫妇。

邱勇与范鸿龄亲切交谈 记者 张帆 摄
邱勇代表清华对范鸿龄夫妇对清华以及法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清华在综合改革及全球战略实施方面的最新进展。邱勇表示,刚刚参加完两会,自己感触颇深,随着“依法治国”被提升到新的高度,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法学是清华未来重点布局的学科之一,需要从基础设施、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突破和完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能力的提升贡献清华智慧。希望未来与香港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范鸿龄表示,自己及家族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法学学科的发展。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余年,香港的年轻一辈需要更多地了解祖国的方方面面,与祖国建立更深入的联系和更紧密的纽带。清华大学法学院发展迅速,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希望香港能够通过与清华大学的交流合作,给予更多香港青年学子赴内地学习法律的机会,亲身了解感悟祖国的变革、内地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两地青年学子交流感情、加深友谊。
会见前,范鸿龄夫妇还与法学院师生交流座谈,就加强清华与香港两地法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交流研讨。
法学院院长申卫星、副院长崔国斌,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冰,港澳台办副主任杨庆梅参加会见。
1995年清华大学法律学系复建之初,著名企业家、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主席荣智健先生决定资助清华大学法律学科的发展。随后,香港法律界知名人士李国能大法官、香港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弘毅教授、著名律师梁爱诗女士在香港发起成立了“清华大学法律系之友”慈善信托基金,支持清华法学院大楼(明理楼)、法学院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法学院启动新教学楼的设计工作,还为建立模拟法庭、电子图书馆、推动法学院教师出国交流提供了重要支持。
范鸿龄先生系我国现存最古老藏书楼——宁波“天一阁”主人范氏的后裔,1969年取得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位,拥有执业大律师资格。范鸿龄先生1990年3月加入中信泰富,他是中信泰富前任董事总经理,于2001年获颁“银紫荆星章”。
供稿:港澳台办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