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新征程 青春再出发
清华大学校机关入职毕业生轮岗工作会议举行
清华新闻网7月11日电 7月10日下午,清华大学校机关入职毕业生轮岗工作会议在第二教学楼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人事处处长郑力,校机关各部处人事负责人出席会议,校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欧阳沁主持会议。

郑力副校长讲话
郑力在讲话中表示,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需要专业化职业化的职工队伍。校机关从2017年重启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旨在为机关职工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强骨干力量、提升管理水平。为了加强对新入职毕业生的全面培养,机关党委和人事处从2017年入职毕业生开始,安排一年时间进行四个部处的轮岗,从实践情况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郑力强调,学校对各位新入职毕业生满怀期待、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将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要在传承清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同时提升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郑力还对如何做好校机关工作提出了“上”“下”“繁”“简”“多”“少”六个字的建议。“上”即思考层次要在自己所处位置的基础上提升一级,提高站位、把握大局;“下”即工作要下沉一级,亲力亲为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工作;“繁”即改革性、探索性的工作要化简为繁,做之前要多思考、多琢磨,尽可能考虑周全;“简”即日常工作要化繁为简,提升工作效率;“多”即主动担当、乐于奉献;“少”即在个人待遇、荣誉方面少考虑一点,正确看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波折。

2017年入职的毕业生分享工作收获
2017年入职的7位毕业生在会上作了主题为“逐梦新征程 青春再出发”的轮岗工作汇报,回顾轮岗收获,分享工作体会,畅谈未来发展。他们首先介绍了个人轮岗情况和所参与的重要任务。同时,通过对不同部处轮岗方式、工作内容的深度体验,建构出担纲型、补位型、协助型、学习型四种轮岗模式,并一一分析了各个模式的特点及其优劣,并对单位培养和个人成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除了关于轮岗模式的思考,他们还对胜任校机关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进行探索,提出了由基本素养、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构成的校机关工作胜任力模型。

会议现场
在总结轮岗收获时,7位毕业生对轮岗单位的精心培养和悉心指导致以由衷的感谢。他们纷纷表示,经过一年四期的轮岗工作,自己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办事能力等方面均得到较快成长。轮岗一年间,有效完成了从学生到教职工的身份、心态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加深了对机关各部处在学校发展中所扮演角色的了解,认识到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遵循科学规律、增强研究能力。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培养大局意识和整体思维,将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用更好的工作表现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会上,欧阳沁介绍了校机关2018年招聘录用情况及轮岗安排说明。2018年新入职的16位应届毕业生分别作了自我介绍。他们表示,与清华结缘、伴随清华成长是幸福的选择。希望能够在清华园中不断提升自己,继承发扬清华的优良传统,在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郑力等与2018年入职的毕业生合影
会后,2018年新入职应届毕业生与第一期轮岗单位进行了对接工作。
供图:机关党委 摄影:尹浜兆 供稿:机关党委 编辑:赵姝婧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