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做新时代清华人
陈旭为2018级新生作成才报告
清华新闻网9月3日电 8月31日晚,校党委书记陈旭为2018级3800余名本科新生作主题为“继承传统,作新时代清华人”的第一堂成才报告。成才报告是本科新生军训政训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部部长、研工部部长白本锋主持报告。

陈旭作成才报告 常志东 曹文鹏 摄
陈旭从清华大学百年沿革讲起,铺开了一幅清华107年发展的历史画卷。从留美预备学校到西南联大,从“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到逐步建成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大学,百余年来,清华为社会培养了20万名优秀人才,在祖国各行各业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科学求真,严谨务实”“包容会通,人文日新”的文化传统。
通过聆听陈旭深入生动的阐述,同学们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里,深切体会到清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英勇站在“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斗争前列的清华学生,到自1926年成立后活动一直未曾中断的清华党组织;从“此时再不奋起,更待何时!”,驾机直冲敌舰的沈崇诲,到“没有如果”毅然回国投身中国低温事业的洪朝生;从“两支队伍会师”,到“双肩挑”政治辅导员;从主持攻克FAST工程一系列技术难题、被誉为“天眼之父”的南仁东,到秉持科学精神、坚决捍卫“PX”词条的化工系学生……一代代清华人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不断为清华文化添加新的注解,让清华园永远充满生命活力。
随后,陈旭介绍了学校当前推进综合改革的现状,重点介绍了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包括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加强通识教育、改革学业评价体系、推出“第二成绩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开放交流时间”、成立国际/港澳台学生学者中心、推进全球学程等具体举措。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并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资源,助力自己的成长成才。

同学们认真听取报告 常志东 曹文鹏 摄
最后,陈旭表示非常期待属于“八字班”的精彩,特别向“八字班”新生提出了“七个一”的期望——大学四年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科技赛事、从事一项社会工作、开展一次社会实践、坚持一项体育锻炼、投身一项志愿服务、加入一个社团组织、经历一次国际交流”,并勉励同学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祖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要求,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做新时代的清华人。
听完报告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清华历史和精神文化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更加明确了成长目标,坚定了前行信念。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八字班”新同学们决心以老一辈优秀清华人为榜样,严格要求、时刻激励自己,集齐“七个一”,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报告会现场 常志东 曹文鹏 摄
2018级国际新生、港澳台新生也参加了本场报告会,报告开始前播放了近期录制的新生军训纪念短片,各连队竞相拉歌,军歌嘹亮,气氛热烈。学生部、武装部和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参加报告会。
供稿:校团委 编辑:赵姝婧 华山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