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名师生参与清华“第一次”无偿献血专场 献血人数刷新北京市记录
清华新闻网11月2日电(通讯员 曹玉立 葛春江)10月27、28日,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在紫荆学生综合服务楼举行以“第一次”为主题的无偿献血专场。上千名师生参与无偿献血及中华骨髓库登记入库,献血人数达到1078人,献血量达到1196单位(1单位=200毫升),其中全血捐献974人、1084单位,成分血捐献104人、110单位,此外还有50人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刷新了清华大学去年10月份创造的北京市单场外采无偿献血人数和献血量记录。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在2018年已经开展了5场无偿献血专场,献血总人次达到2332人次,总献血量达到2600单位,为北京市的临床用血保障作出重要贡献。

正在献血的同学们
本次举行的“第一次”无偿献血专场旨在鼓励没有献血经历的师生,尤其是本科与研究生新生第一次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培养公益情怀和志愿精神。据统计,共有395名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参与本次献血。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还通过搭建双语献血预约系统、组织志愿者在献血现场开展双语引导等方式,实现国际学生无障碍参与献血,有效促进了国际学生的校园融入以及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共有33名国际学生参与本次献血。本次无偿献血专场继续鼓励学生以党团支部、班级、院系等集体形式报名参与献血,通过参与献血提升集体凝聚力,共有72个集体报名参与。

国际学生无偿献血
参与无偿献血现场志愿服务的社科学院2018级本科新生吕若明表示,这是她进入清华后第二次参与志愿服务,之前还参与过“十一”校园志愿讲解,在参与志愿服务中深刻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未来将参与更多的志愿服务。更可贵的是,很多志愿者在服务献血者的同时,自己也参与了献血,从身上的红马甲,到手臂流出的鲜血,奉献的红色温暖了清华园的深秋。

志愿者参与献血
本次无偿献血专场是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会长曹玉立作为负责人参与组织的第10场无偿献血,她说,今年此次无偿献血专场之前已开展了4场,但是师生们的参与热情依旧不减,1300个无偿献血名额提前3天就已全部预约满。
为了提升师生们的献血体验,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致力于营造更好的献血环境。在学校后勤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在献血现场放置了4台大功率暖风机,并在紫荆学生综合服务楼出入口提前安装了挡风帘,为师生提供温暖舒适的献血环境。同时,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还邀请校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和键盘队来到现场,为师生演奏乐曲。优美、舒缓的音乐缓解了师生献血过程中的紧张情绪。

校学生艺术团同学在献血现场演奏
10月27日,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向波涛、学生部部长白本锋、研工部部长赵岑、校团委书记邴浩等来到无偿献血现场,看望并亲切慰问了正在参与无偿献血的师生,高度赞扬了师生们的公益热情与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的细致工作,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营造校园志愿氛围提出了建议。

向波涛、白本锋、赵岑、邴浩等与志愿者们合影
10月28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张朝晖专程来到清华大学慰问参与无偿献血的师生,深入了解清华大学开展无偿献血的历史。当看到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为每一名献血师生发放的献血成就卡上面记载着“清华大学第xxx名无偿献血者”时,张朝晖感动地说:“对于清华师生来说,这个编号标志着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信念的坚守。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洗礼、一种鼓舞。”

张朝晖与献血者亲切交谈
清华大学自2002年起开始开展无偿献血,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师生累计无偿献血达到24739人次、28868单位。2017年,清华大学年度无偿献血总人次首次突破2000人次,年度无偿献血总人次和献血总量均位居北京市所有无偿献血团体第一位。从2012年至今,清华大学已经连续6年获评“首都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并于2003年、2013年、2017年3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血液与生命安全和社会责任紧密相关,无偿献血已成为新时代清华大学师生爱国奉献,勇担社会责任精神的集中体现,成为清华大学校园志愿公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稿:校团委 编辑:赵姝婧 华山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