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清华大学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论坛举办
清华新闻网12月26日电 12月22日,2018年清华大学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论坛举办,本次论坛分为学术墙报展示、大会报告及分场学术报告三部分。副校长尤政院士出席本次活动并讲话。

尤政讲话
尤政充分肯定了此次学术分享,祝贺同学们在学术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对长期以来参与和支持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表示感谢。尤政指出,大学教育要不忘育人初心,学校的科学研究要和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相联系,起到科研育人的作用。尤政希望同学们的学术研究能结合国家需求,在研究中培养独立思考和挑战精神,建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成果”的思维范式。

欧阳明高(左)周济(右)作学科前沿报告
在大会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带来了题为“能源交通领域的绿色革命与新能源动力系统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带来了题为“能否用‘人工原子’重构世界”的学科前沿报告。
活动中,校团委副书记鄂炎雄介绍了2018年度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的整体情况和具体成果。

武楚涵(左)、韩林峰(中)、葛霄飞(右)进行学术报告
此外,三位本科生也进行了学术报告。电子系无54班武楚涵分享了“基于多源行为的用户属性画像”的研究;社科学院心理学系社科64班的韩林峰分享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立场”;生命学院生63班的葛霄飞的分享主题为“构建以理解”,阐释了合成生物学的思维是如何帮助人们回答基本生物学问题的。

尤政和同学们在学术墙报展示环节中交流

观众在学术墙报前交流讨论
随后,学术研究推进论坛的学术墙报展示环节在主楼大厅举行,共有239件作品参展,分为基础科学、能源环境、人文社科、生命科学、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六大专业分场,老师和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综合前期评委函评和现场观众投票,最终评选出15件“优秀墙报展示奖”。
学术研究推进论坛的口头汇报环节下午于清华学堂举行,分为能源环境、基础科学及生命科学、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和人文社科5个分会场。每个分场有10余名作者就自身学术研究进行汇报。

尤政向教师们颁发论坛导师聘书
活动中,尤政向长期积极指导同学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们颁发论坛导师聘书。
校团委书记邴浩、科研院副院长邓宁以及论坛各分会场评委老师参加活动。
背景介绍:
2014年,在校团委和科研院合力推动下,“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正式成立,旨在进一步探索课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2018年,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共支持373个常规项目、10个“未来学者”项目和1个重大专项。
供稿:校团委 编辑:宋亮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