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0月28日电 10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王国维学术讲座第39期开讲。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兼历史系陈振传汉学研究教授顾史考(Scott Cook)作题为“从新近出土战国竹书再探《孟子》之于《论语》的关系”的讲座。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主持讲座。

顾史考作讲座
顾史考表示,过去学者多通过《孟子》所见孔子语录与《论语》所收之异同来了解《论语》在先秦的地位与性质,有学者据此怀疑《论语》在先秦时期是否已经存在。近来发现的安大简《仲尼曰》、王家嘴简《孔子曰》内容多与《孟子》所引孔子言论及《论语》文本相近,但也有相异的情况。顾史考通过案例分析表明,《孟子》撰作时《论语》所收章节至少有相当部分已经存在,但《论语》或其前身在当时并非独具权威性的孔子语录集。《孔子曰》的章节与《论语》有许多相似之处,进一步说明《论语》的内容多是渊源有自,没有必要认定其掺杂汉人杜撰之文。《论语·季氏》“求仁而得仁”与王家嘴简本“未见其仁”对读,说明孔子对同一人物的评价,可能因语境、时间、弟子不同有所差异,后世编者也可能因政治或伦理需要修改批评性语句,这说明《论语》的文本可能经历了汉代的润色与改写。

讲座现场
黄德宽在总结时表示,《论语》的成书问题复杂,新的出土材料的发现会启发我们对《论语》的形成、异文以及思想内涵的多层面研讨。顾史考对文本细致的比较分析非常精彩,体现了他一贯的研究风格。
讨论环节,顾史考就其他子书对《论语》的引用情况、《孟子》和《论语》的改编关系、“仲尼曰”与“孔子曰”的称谓差异等问题与师生进行交流。
供稿:出土文献中心
编辑:刘芳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