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人物 - 正文

于歆杰:讲好教育的“小故事”

●通讯员 萧遥

周五上午10时许,清华大学“电路原理”的课堂上,听课的同学们正在冥思苦想,一百多人的大教室里,只能听到笔在纸上画图的沙沙声。同学们正在解决于歆杰教授刚抛出的问题:“如果要实现这种结果,你会怎么画电路图?”

陆续有人得到了答案,他们将自己画的图通过“雨课堂”投给了老师,于歆杰在众多图纸中选出了一份漂亮的正确答案,开始在大屏上演示。随着于歆杰的讲解,同学们开始讨论纷纷,做对的无比兴奋,没得到答案的也恍然大悟自己错在了哪里。

当结果被最终推导出来时,于歆杰对那位答案被投上大屏的同学说:“如果你出生在140年前,那么电学里最重要的戴维南定理或许就会以你的名字命名。”“原来这么重大的科学发现,竟然这么‘简单’!”同学们发出了惊呼,也对这个定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样的场景在于杰的课堂上并不稀奇:抢答、发弹幕、实时探讨并交流……在这样交互感满满的课堂氛围之中,敢想敢试的创新思维悄然生发于学生心中。

近日,由于杰主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多种模式并举,协同育人提质——电路原理课程的综合教改之路”的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该成果总结了电路原理教学组从2013年以来对“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的深入思考和解决措施,从三个问题切入,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从资源建设到模式探索再到育人提质三个环环相扣的方法,开辟出了核心课程在新时代实现立德树人的新道路。而当谈起这份荣誉,于歆杰谦虚地说:“我们只是想讲好教育的‘小故事’。”

于歆杰

“老”课“新”讲,开设我国工科首门慕课

“电路原理”是清华电机系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2010年,于歆杰成为这门课程的负责人,他思考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将“经典之作”有所创新?

于是,当慕课这种新鲜的教学改革方式在2013年进入中国之后,于歆杰迫不及待地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当时,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刚刚开始陆续上线“电路原理”相关慕课,“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知识搬上屏幕,内容同质化,大家为什么要看我们的慕课?”于歆杰说,“我们一定要讲点不一样的东西。”

“电路原理”慕课

在很多人眼里,“电路原理”是一门非常“老”的课程,很难讲出新花样。但在于杰看来,“随着我国各领域的飞速发展,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可以说我们这个专业要研究的问题越发复杂和多元化,因此,我们有把握讲外国讲不出来的东西,这是我们早期做‘电路原理’慕课的底气。”

2013年10月27日,“电路原理”慕课在edX和学堂在线平台同时上线,面向全球开课。慕课中的于歆杰,讲课风格风趣幽默,很快,他的“粉丝”就遍布世界各地。据统计,“电路原理”自上线至今,已有近16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万人从中受益。对此,于歆杰觉得很欣慰,“慕课的出现,为很多对知识有渴望的人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你不需要考上清华,就能够学到来自清华的课,这实际上是一个实现教育公平的很重要的渠道。”

据于歆杰介绍,“电路原理”作为清华第一门慕课,还实现了多项创新,“第一是提出了内容创新,在电路课程中,既讲授电路的能量应用,也讲授电路的信号应用。第二是结构创新,我们在把知识点碎片化之后,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又把它们重新连接成为知识图谱。此外还有一点形式创新,我们提出了以PPT手写录屏为主、间或的老师出镜来和同学交流对话的方法。”

可以说,“电路原理”的成功开设为清华乃至中国其他慕课课程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教育公平,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了重要力量。

“电路原理”慕课

以学生为中心,三种课堂满足学生需求

除了打造慕课,如何在校内把“电路原理”课上得更有新意,也是于歆杰和团队挂在心上的事。“我们常常讲‘以学生为中心’,但要想真正做到这句话,就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堂以及学习方式。”于歆杰说。

经过大量的讨论研究和实践,于歆杰和团队为“电路原理”课设计了三种完全不同的上法。课程分三种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就像玩游戏时玩家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难度等级,每种难度的闯关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模式:小班教学,20人左右。翻转课堂,学生课前看慕课自学,课上老师“不讲课”,学生通过讨论、做题加实验,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激发创新思路,课堂的作用就是加深理解、训练创新。

模式二:大班教学,200人以内。传统教学方式融合雨课堂互动,课上完整讲授知识点,课下配套单独的实验课,供大部分同学选修,课堂的作用就是增加互动和学生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模式三:小班教学,20人左右。学生自学慕课,每两周一次集中讨论课答疑解惑,给学生提供更灵活的学习时间。

“清华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在学习能力、个人兴趣、未来志向方面都各有不同,众口难调,如果还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去授课,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于歆杰说,“但是,拥有了选择的自由,也意味着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不管你选择哪种模式,期中期末同卷统考。”

于歆杰(右二)为学生答疑

于是,同样是选择“电路原理”课的同学,可能会收获完全不一样的上课体验。当模式的同学在实验课上研究如何做出电蚊拍、温控电风扇、家用煮蛋器、带火花的电子仿真鞭炮时,选择了模式二的同学们或许正在课堂上放飞自我,用弹幕和老师“斗智斗勇”。面对“喜若狂”“欢歆雀跃”“喜上歆头”这样时不时飘过的“谐音梗”弹幕,于歆杰也已经见怪不怪。

对于课堂上的弹幕,于歆杰坦言自己仍在不断磨合,“我需要分散一部分注意力在同学们的反馈上,不时地从沉浸式的讲课中抽离出来,回应和解答学生的困惑。”这种两者兼顾、平行处理的能力,对每一位从传统讲台走到今天的老师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但于歆杰很乐于用这种方式和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以前的课上,有些同学不好意思提问,不懂的地方就放过去了。但是现在可以发弹幕,同学们会更加乐意在手机上提问,和老师互动,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会更高,对知识点的吸收和掌握也会更有效。”于歆杰说。

于歆杰和同学们

三位一体,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

当前,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核心课程中进行对立德树人来说更为重要的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这是一个切口小、纵深大的问题,关乎高等教育全局,需要高等教育从业者探索新方法、摸索新道路。

“‘电路原理’是一门典型的理工科‘硬课’,量大面广,这样的课程教学内容多、任务紧,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连通‘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于歆杰介绍道。

面对这样的难题,于歆杰和团队采取三项措施,实现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

“首先,我们通过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相互促进实现课程育人。通过三种不同的上课模式,老师们得以有时间和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反过来,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育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成效。”于歆杰说。

此外,于歆杰和团队的老师们还注重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入脑入心的价值塑造。“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我们会讲中国故事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讲好先哲故事让学生体会该怎么做事,讲好反面故事让学生知道不能怎么做事,讲好人生故事让学生感悟如何做人。”

“更重要的是,要将能力培养有机融入知识传授。”正如本文开头讲解戴维南原理的那一幕,于歆杰很乐于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学习过程的“脚手架”,“我们希望建构一个研究环境,让学生通过弹幕等互动载体,实现学术突破最关键的‘临门一脚’,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潜能,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学习升起探索之心,对未来拥有更多憧憬。”

于歆杰在课堂上

(清华新闻网7月14日电)

编辑:吕婷 李萍

审核:段颖

2023年07月14日 18:05:2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