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交流合作 - 正文

【立足中国 面向世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世界浸润于此,于此走向世界

编者按:

2021年11月25日,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清华大学颁布实施三个2030中长期战略规划。其中,立足两个大局、扎根中国大地的《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为未来十年清华大学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层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而这幅“更开放、更融合、更具韧性”的世界一流大学画卷,离不开全校每一个单位的创新共绘,也需要每一位师生的倾力奋斗。

2022年3月,经清华大学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港澳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通过,全校有十个院系单位入围2021年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进集体。本系列报道聚焦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外事工作先进集体,用他们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实践行动,勾勒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稳步推进的总体图景,诠释清华构建未来塑造力的无限可能。

●通讯员 李慧韬 王瑛

“我听闻在清华大学的鼎力支持下,本次展览得以从中国诸多博物馆的藏品中借展35件古代玻璃珍品,与平山郁夫先生收藏的古代玻璃器一同展出,如此一来,将能为观者呈现范围更为广博的古代玻璃风貌,对此我们深感喜悦。”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特展为艺博馆的2022年展览拉开了序幕。在二月底的开幕式上,日本前文化厅长官、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副理事长青柳正规对艺博馆有机结合两国艺术精品的努力表达了欣喜之情。而实际上,从1月25日开展至彼时,已有超过23000名观众穿梭于这场新春巨献的琉璃光华之间,在“火与沙”的艺术中读取古今中国对外文明交流的故事,感知中日文化交流的“异彩纷呈”,也见证着清华国际合作与交流在艺术一线稳步推进的又一成果。

“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特展开幕式现场

这当然只是惊鸿一瞥,以“彰显人文、荟萃艺术,精品展藏、学术研究,内外交流、资讯传播,涵养新风、化育菁华”为建馆方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艺博馆”)积极响应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战略目标。艺博馆现有藏品23312件,开馆至今已举办展览83个,国际交流展30个,接待观众超过240万人次(2021年超过40万),包括17万人次以上校内师生。2020年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同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国博协副理事长成员单位,入选北京市市级部门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021年成为中国博协高等学校博物馆专委会主任单位,以卓著成果为清华大学国际化的多元文化校园建设添砖加瓦。

云上与线下:跨越时空的世界“同温”

疫情阴云仍未消散——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对任何有志于国际发展的博物馆来说,如何为观众奉上安全高质量的展览都是一个关键挑战。对此,早在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艺博馆就提出了“闭馆但不歇业,全员各尽所能”的口号,创造性开展工作。“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面向世界各地征集作品,用照片、视频等普及性手段为疫情中的人生百态与人类共情留下特殊的“艺术”档案;“云享艺博”英文专场为清华大学2020年全球暑期学校增添亮点,充分展现高校国际化教育的艺术之维;2021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展览直播接力活动则汇聚六大国内外艺术作品展览,通过全平台立体传播发出中国文博人在疫情之下的责任与创新之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数字展厅”

《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云讲解”展厅直播

这些活动与微信、微博、官网、直播、网店(艺术商店)等艺博自有平台相配合,借助腾讯、在艺、央视书画频道、央广、北广等媒体平台进一步延伸,形成了云观展、云欣赏、云导览、云讲解、云讲座、云手作、云音乐等七类栏目,以全新界面锐化社会感知,拓展审美视野,为清华与世界的互动交流打开“云上”之窗。

“云上展览”虽能一缓“相思之苦”,终归不如线下展览精彩可感。2020年底以来,艺博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在严格防控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公众恢复开放参观,并成功举办了多个重点国际展览项目。

“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观展现场

为2021年“加温”的第一个国际展览是“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展览主要作品来自清华大学校友、印尼著名收藏家和艺术赞助人林运强先生,分为“早期先锋”“分歧地带”“走向人民”“交叉路径”四个部分,创作年代横跨近一个世纪,审美语言囊括素描、绘画、雕塑、视频等多种形式。在这个历史与现场地貌构成的时空系中,每件艺术品都仿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坐标,勾连着全球化时代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审思与畅想。

“设计乌托邦1880-1980:百年设计史/比亚杰蒂-科尼格收藏”展览实景

2021年盛夏开幕的“设计乌托邦1880-1980:百年设计史/比亚杰蒂-科尼格收藏”则将大工业时代欧洲百年设计史的叙事时空带入了艺博馆。作为“2022年中意旅游年”的预热活动,“设计乌托邦1880-1980”共展出158件“这段历史中最精彩”的现代设计作品。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Luca Ferrari)高度赞扬这场展览“在新冠疫情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欣赏意大利的历史、艺术和文化的机会”。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也纷纷分享看展攻略并毫不吝啬地留下了诸如“是个宝藏展”“好想去看看”“简直太爽了,第一次羡慕清华学生”“再热的天也值得一去”的好评。而鲜为人知的是,为了在疫情之中办好这场迄今为止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设计展,艺博馆在背后付出巨大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前后花费了3年时间才得以使此展与中国观众见面。

校园到社会:人文美育的国际“同频”

如果说对历史时空的创作再现是艺博馆的“主流”,那么2020年11月开幕的中瑞建交70周年系列活动“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则是一个全然不同的尝试。展览汇聚了瑞士插画艺术家埃特尼·德里泽特70余件作品的创作,以及来自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立陶宛、美国等国家的41位插画师的作品,以更为轻松的视角启迪着有关人类未来命运共同体的想象力。

而以展览为引,艺博馆还与瑞士大使馆联合举办了学术沙龙“中瑞插画家对谈”,邀请来自中瑞两国的插画家与童书编辑者分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作历程与心得,并现场连线参展艺术家艾伯丁(Albertine)和杰曼诺·祖罗(Germano Zullo)。

青少年观众正在学习“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创造讲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张歌明教授指出这是一个专业学习的宝贵机会:“插图一直都是视觉传达系的传统和特色课程……瑞士插画艺术家的作品肯定能够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力。”中国日报社美术部主任编辑李旻则认为这对“中国插画家和图画书创作者”来说都是重要资源,认为艺博馆提供的近距离接触机会“拓宽了中国创作者的国际视野”。

但对艺博馆的国际化建设而言,这些努力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或学术领域,更承载着打造全球化人文教育、美育普及与艺术思想交流平台的社会责任与远景目标。小到在书画、家具、织绣、陶瓷等馆藏展厅和涉外展览中实现展签、展讯等说明文字的中英文双语化,大到积极与国外文化机构、学者展开交流合作,举办更多公共教育活动,艺博馆的人文美育发展与国际化建设实现了多维有机互嵌。

世界浸润于此,于此走向世界

在今年2月的亚洲大学联盟(AUA)首次大学博物馆交流活动“翻转博物馆:亚洲文明的策展、教育与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以“融合与实践”为主题,就艺术博物馆作为美育教育服务平台,如何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行了分享,介绍了艺博馆“量体裁衣”的美育服务模式和数字展览的创新实践,在汲取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将清华声音带上了世界舞台。

杜鹏飞在大会论坛上发言

2016年清华大学颁布实施《清华大学全球战略》,提出在“203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2021年,学校结合“十四五”规划和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推出《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为今后十年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明确了战略目标。而在这十年的航程中,艺术博物馆是一艘独特的艺术之舟,以艺术贯通时空,以美育联结世界,在不同文化最本质的视觉触感和最深切的表达中,为建设“更开放、更融合、更具韧性”的大学奋楫扬帆。

在“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特展开幕式致辞的结尾,青柳正规先生向每一位走进“异彩纷呈”玻璃艺术特展的观众传达了最诚挚的期望:“期待大家得以近身欣赏这些玻璃珍品,深切感知古代人精彩绝伦的玻璃技法。”而对于每一位来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观众来说,他们踏入艺博馆的那一刻,已然与艺术世界迎面相拥,身临其境世界艺术,开启了一段不出国门却能走向世界的艺术奇遇。

(清华新闻网4月11日电)

供稿:国际处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

2022年04月11日 10:55:2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