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与清华大学召开座谈会
深化重点领域科技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来源:中国气象报 2016-8-31 李一鹏 赵晓妮 庄白羽
8月30日,中国气象局与清华大学召开座谈会,研讨推进气象核心技术攻关、高性能计算机应用、大气科学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事宜。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冠华院士,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以及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
郑国光表示,清华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历史悠久,为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特别是2013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围绕数值预报模式等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在重点合作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他指出,地球系统科学是国际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深化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将为提高全球治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气象局积极推进地球系统数值模式研发工作,这将有助于气象核心技术突破,提升气象预报预测服务水平。
郑国光说,作为基础性科技部门,气象部门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创新驱动气象现代化战略。目前,中国气象局正在全面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强化数值天气预报、气象数据处理、气候预测和气候系统模式三大核心技术攻关。这些工作离不开行业以及国际科技力量的支持。中国气象局将围绕战略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尤政表示,清华大学高度重视与中国气象局的合作,将通过继续深化合作,探索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他希望双方在地球系统数值模式研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应用、高层次人才培养、联合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使双方合作成果更好地应用于气象部门,提升清华大学大气科学学科水平。
徐冠华建议,中国气象局、清华大学以及国内有关单位应进一步加强联合,共同推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性研究,不断提高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
清华大学地学中心还介绍了近期科研工作进展、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及地球系统模拟应用等工作。
编辑: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