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交流合作 - 正文

刘中伯率队到清华大学考察

深化校地合作 共促经济发展

邱勇出席会见

来源:宜宾日报 2016-12-15


  12月12日,市委书记刘中伯率队到清华大学考察,会见了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作了深入交流。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目前,清华大学共设20个学院、54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邱勇介绍了清华大学相关情况。邱勇说,清华大学高度重视校地合作,已与四川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展了紧密合作,积极推进相关项目。在今后的工作中,清华大学将深化与宜宾的合作,针对宜宾的产业发展和需求,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人才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与宜宾的战略合作,全力支持宜宾建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刘中伯从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发展战略等方面介绍宜宾基本情况。刘中伯说,宜宾地处川南,经济基础良好、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全市税收位居全省第二,财政收入全省第三,经济总量全省第四,是川南经济区的领头羊。特别是在国家规划的长江经济带中,宜宾港被确定为长江流域重点建设港口之一;近期出台的全国“八纵八横”高铁规划中,有四条高铁在宜宾交汇,伴随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新机场迁建等项目加快实施,宜宾正成为全省综合交通区位优势最为凸显的城市。

  刘中伯说,当前,宜宾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确定的“双轮驱动”战略,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器械、页岩气等高端成长型产业,特别是近期宜宾轨道交通、智能终端项目已经落地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宜宾还大力实施科教强市战略,积极发展科教事业,加快建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希望清华大学充分发挥优势,深化与宜宾的沟通交流,在多领域实现深度合作,携手开创发展新局面。宜宾市委、市政府将全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清华大学在宜宾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清华大学期间,刘中伯还拜访了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明高和汽车行业知名人士、原奇瑞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原观致汽车公司董事长郭谦,双方就宜宾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市场分析、运作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宁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刚出席考察活动。清华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吴剑平陪同。

编辑:苑苑

 

2016年12月15日 15:08:2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