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举行2017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巡回宣讲活动首场报告会
清华新闻网4月11日电 (通讯员 黄福兴 毛雯芝)4月6日下午,由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主办,清华大学团委、团中央“青年之声”志愿服务联盟承办的2017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巡回宣讲活动首场报告会在新水利馆举行。报告会以“西部志愿行,青春中国梦”为主题,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张朝晖、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出席本场报告会,200余名清华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张朝晖讲话。马慧娟 摄
张朝晖在总结讲话时指出,西部有着丰富的资源,却缺少开发这些资源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这也是西部计划项目设立的初衷。西部计划把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人才技术发展需要和志愿者就业、发展、成才的要求结合起来。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要通过基层实践锻炼,培养自身勤奋务实、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再就业和创新能力。

史宗恺致辞。马慧娟 摄
史宗恺在报告会上致辞时表示,西部计划特别是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为西部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志愿者们应当用好服务、支教时间,深刻了解中国当今的现实社会,实现自我的成长和积淀。他希望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聚焦于教师的职业,专注于教学工作,牢记自己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开展公益、扶贫等服务建设工作,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影响更多的青年人。
来自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清华大学的7名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分享了自己奉献西部、服务基层的青春故事和个人感悟。
邵书琴是201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扎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在这里她找到了一生的幸福,更践行着人生的价值。
报告会现场还连线了往届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冯卓怡,她现在已经扎根于新疆喀什地区,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着不平凡的故事。

志愿者与观众现场交流。马慧娟 摄
“孩子们的信任和期待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使得我们个人的价值得以展现。”清华大学第1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黄成在分享中这样谈她对支教经历的感悟。她说,那段经历也让她发现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兴趣,并“希望今后能继续在教育领域有所贡献、有所发展。”
伴随着清华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合唱的西部计划主题歌《到西部去》,2017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巡回宣讲首场报告会圆满结束。

参会师生合影留念。马慧娟 摄
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联合实施西部计划,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鼓励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扎根当地就业创业。
清华大学始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1998年来连续组建19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基础教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近年来,清华研支团获“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感动人物、第五届中国公益节年度公益人物、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等诸多荣誉。
供稿:校团委 编辑:华山 方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