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交流合作 - 正文

薪火十年 始终如一

清华大学薪火计划举办十周年年会


清华新闻网4月26日电(通讯员 陆菀萍 杨鹏成 范梓腾)4月22日下午,“紫荆志愿,薪火相传”清华大学志愿者骨干培养计划(简称“薪火计划”)十周年年会在清华科技园阳光厅举行。来自“薪火计划”的八、九、十期的学员以及往届学员代表与关心清华志愿公益的校内外人士齐聚一堂,共话薪火计划的峥嵘往昔,探究中国志愿公益事业的感人故事。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出席了本次活动并讲话。

薪火计划学员集体合影留念。冯廖申

本次年会以“薪火十年·始终如一”为主题,邀请校内外志愿公益领域的嘉宾以及往期优秀学员代表围绕当代中国志愿公益领域的前沿与青年参与等主题进行专题分享,与同学们展开交流。另外,年会还为薪火八期成员举行了毕业典礼,为薪火十期学员举行了入学典礼。

清华大学马克思学院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非政府管理研究所兼任教师何建宇发表了题为“青年公益与社会创新”的演讲。他认为,现在的青年应该注意空间、创新、改变这三个关键词。“希望我们在公益领域创造更大的空间,带来更好的改变,实现更大的梦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非政府研究所兼任教师何建宇主题分享。冯廖申

随后,罗德学者、“益桥中国”创始人王赛在题为“一生的另一种可能”的演讲中,分享了他从事公益事业的经历。在他看来,“做公益不一定是精英,但精英不能没有公益意识。”

“益桥中国”创始人、罗德学者王赛与同学分享。冯廖申

公共管理学院非政府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辛华则向同学们介绍了志愿服务模式的相关研究,她说:“我们的志愿应该到达每一个人的内心,志愿服务需要发展和创新。”

薪火四期成员、2009级经管学院本科校友董华星,薪火八期的2014级美术学院本科生向燃西、2014级化工系本科生朱强、2014级化工系本科生沈青分别围绕着“紫荆信箱”、“童画梦工厂”、“暖·爱”住宿生关爱项目、“甘肃罕见病医疗制度的项目”等由薪火计划学员发起或主要负责的优秀志愿公益项目进行了交流。在薪火这个大家庭中,他们收获友谊、践行梦想。新加入薪火计划的十期成员代表、2015级人文学院本科生张子涵分享了她在过去两周实践考核中的点滴感受,并愿意用大学的青春时光去书写自己的志愿公益故事。

八期学员向燃西分享“童话梦工坊”项目。冯廖申

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与同学们交流。冯廖申

“紫荆志愿,薪火相传”,在观看了《奔跑吧,薪火八》的八期学员毕业几年视频后,史宗恺老师肯定了薪火计划过去十年的点滴发展历程,并对薪火计划孵化出的以“会飞的盒子”“粉刷匠”等在校内外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志愿公益项目表示高度肯定。他期待薪火计划的优秀学员能够继续为校园以及中国的志愿公益事业做出新的贡献,同时,他认为公益应当成为每一个清华学生的习惯,就把志愿活动带到全国各地。

“紫荆志愿,薪火相传”,清华大学志愿者骨干培养计划(简称“薪火计划”)设立于2007年,旨在通过为期两年的“因材施教”,培养具有志愿公益精神的志愿者骨干以及。“薪火计划”自实施以来至今已有十年历史,培养了逾300名共十期的校园志愿者骨干,孕育孵化了“会飞的盒子”“粉刷匠”“暖·爱”“童话梦工坊”等一批优秀的志愿项目,涌现了以魏经纬(薪火五期,2010级电子系校友)、程正雨(薪火六期、2011级建筑系校友)、李秋甫(薪火七期、2013社科学院级本科生、现任校学生会主席)等为代表的在同学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员代表。今年“薪火计划”迎来了第十期学员,他们将通过个人志愿公益项目的专项支持, 参加与国内领先公益组织的交流以及赴海外实践等训练计划。

供稿:校团委 编辑:华山

2017年04月28日 10:18:1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