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90后”女孩 清华长庚神经外科切除20多公分髓内肿瘤
清华新闻网1月10日电 (通讯员 张培海 孙振兴)“愿得韶华刹那,开得满树芳华。”27岁的患者小甜(化名)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功进行了手术,神经外科主任王贵怀为其切除了自延髓至胸髓的长达20余公分的脊髓内肿瘤。1月9日,小甜顺利出院,再续芳华!
误判的颈椎病 致命的脊髓肿瘤
“如今韶华依旧,芳华却已故。”“90后”小甜正要用力投身爱情,拥抱生命,但诊断书上的“室管膜瘤”4个字让生活的一切,在一瞬间被撕碎。室管膜瘤是脊髓肿瘤这种罕见病里相对常见的类型,发病率不足万分之一,慢性起病,呈膨胀性生长,两端可有囊变,目前治疗方案首选手术治疗。临床症状以躯体不适,肢体疼痛、麻木多见,很多病人被误诊为颈椎病。小甜就是如此,直到走路费力,做了颈椎磁共振检查才发现肿瘤,而病情已耽误了近两年的时间——她的病变已经上至延髓,累及呼吸循环中枢,此类病患严重者可致呼吸心跳骤停或者导致四肢瘫痪。

术前影像:图A示肿瘤两端囊变,延髓受累严重;图B示肿瘤强化明显,血供丰富。
在辗转于北京几家著名三甲医院之后,小甜一家终于见到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贵怀。王教授耐心细致地询问了孩子的病情,仔细地研究了核磁影像,最后详细地讲解了手术的方案、风险及花费。王贵怀主任儒雅的气质,坚定的眼神,让他们一家悬了两个月的心落地了,最终抛掉一切顾虑,同意接受手术治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考虑到小甜已经行走困难、呼吸费力,入院后王贵怀主任、孙振兴医师等迅速为其安排了术前所有的化验检查,全科认真、深入地讨论手术方案,安排术中感觉、运动电生理监测等,防止术中误伤正常脊髓。
14小时闯生死,芳华再续
自延髓至胸髓,女孩本来指头粗细的脊髓,长满了肿瘤,且完全位于脊髓芯里。脊髓包含了人体头颅以下所有的感觉、运动传导通路,手术切除肿瘤的风险非常高,可能会造成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甚至是呼吸心跳骤停。
在2017年12月25日这一天,小甜做了这辈子最勇敢的决定——踏上手术台。这一刻她无比坚定,她选择将自己托付给白衣天使,她选择与病魔殊死一搏!一切准备妥当,小甜按计划7点30分准时送入手术室,麻醉医生张雅慧娴熟地完成了全身麻醉、插管,手术室护士陈健协助医生为患者放置尿管、摆放侧卧体位,九点整,手术正式开始。
无影灯下,王贵怀干脆利落地暴露了枕骨至胸2椎体,使用超声骨刀铣开骨质,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神经损伤,而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椎板还可完美复位,实现解剖重建,非常适用于这种长节段手术。切开脊髓之后,王贵怀发现正常脊髓只剩下薄薄一层,紧紧地包裹在肿瘤周围,只能一点一点地剥离肿瘤。为了确保肿瘤毫无残留,术中利用荧光显影技术,保证显微镜下芝麻粒大小的肿瘤也无处遁形。电生理技师王国琴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监视屏,生怕错过诱发电位下降的信号。
4个小时、6个小时、8个小时过去了,手术终于进行到了最重要的时刻:切除最后延髓的部分肿瘤。由于紧靠循环中枢,患者心率开始在50-100次/分波动,麻醉医生迅速调整药物,稳住患者心率、血压。最终肿瘤完整地切了下来,长度达到21厘米。21点30分,小甜手术成功结束,整个过程历时14个小时,她的母亲握着王贵怀的双手,双眼噙着泪花,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术后影像。图A示:肿瘤完整切除,图B示:椎板完整复位,图C示:肿瘤标本。
小甜目前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睡眠基本正常,术后半月可独自坐起,并在家人搀扶下下地活动。
王贵怀回忆:“这是我主刀的第4例超过20公分的巨大髓内肿瘤,非常有挑战性。医者不仅是手术匠人,更是‘刀尖上的舞者’,只有抛开金钱名利,回归医疗救死扶伤的本源,才担得起‘好大夫’这三个字的份量。”
“术后不到两周,四肢肌力接近正常,真是一个奇迹。”“这种病例也能完整切除,真是佩服。”“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点赞!”……这些评论全部来自神经外科同行,大家在学术讨论群里看到如此精湛的病例,无不为之惊叹。
供稿:清华长庚医院 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