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交流合作 - 正文

清华长庚医院举行肝胆胰肿瘤远程视讯会诊

为外地患者提供系统化精准医疗


清华新闻网10月10日电 9月2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带领肝胆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团,开展第二期义诊活动。义诊通过远程医疗、门诊诊疗两种渠道,共为12名复杂肝癌患者进行了公益会诊,并制订了综合的治疗方案。

董家鸿院士带领肝胆肿瘤专家团队进行远程视讯会诊

首先接受义诊的是来自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的两名患者,在涪陵中心医院院长施辉、副院长范德庆的带领下,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义诊专家团进行远程视讯会诊(eMDT)。会诊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内科主任黄缘主持,专家团成员包括肝胆胰中心执行主任张洪义,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杨世忠,另外包括移植中心和肝胆外科、肝胆介入科,放射治疗科、病理科、临床药学科、血液肿瘤科等多科室医师共同参与讨论。

来自重庆的患者系患原发性肝癌,当地医院进行了右肝包块切除及胆囊切除术,术后2月复查发现肝内有多个直径较大的结节,在制订二次治疗的方案上,重庆方面向清华长庚专家团发出了疑问。义诊专家们依次从影像、病理角度进行详细解读,并提供多条途径,供当地明确患者新发肝内结节的性质,以确定辅助治疗方案。在团队的系统分析基础上,董家鸿表示该例患者应首选肝移植,如在身体状况、经济、肝源等方面不满足移植的条件下,再行考虑介入治疗降期处理,同时促进预留肝脏再生,以便实施二次肝切除手术。

患者施先生是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位患者,曾因喉癌做过半喉切除,术后患者因高热二次入院,血白细胞剧烈升高,但进行强力抗生素治疗却一直没有好转迹象,后经CT检查发现肝部病变,当地医院进行活检,病理检验结果却不明确。针对施先生的情况,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专家团与京外两院专家展开了充分讨论,围绕患者的病史、影像学资料、生化检查结果等,剖析肝脏肿瘤与肝脓肿的可能性,并制订了二次活检、全身影像检查的综合性诊疗方案。

肝胆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在诊间为患者义诊

董家鸿说:“肿瘤治疗方式多样,而肿瘤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治疗手段的多元化,为了帮助患者选择出最佳治疗方法和系统化治疗方案,相关科室必须打破传统医疗模式中“各自为政’的专科壁垒,紧密协作起来,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准医疗”。

本次肝胆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举办义诊活动向社会广泛传播多学科诊疗模式的重要性。这种模式不仅通过“集团军式作战方式”整合各专科技术优势,让患者得到高品质、高效率、低花费的精准医疗服务,避免患者逐个专科就医的奔波之苦、时间延搁和碎片化医疗服务。从医院角度来讲,该模式也强化了专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医疗合作,再造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了专病诊疗效能及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同时,eMDT模式加强了跨区域的院际合作,有助于推动专科医联合体和复杂专科疾病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于2017年成立肝胆胰肿瘤MDT中心,旨在用整合式的医学模式为广大肝胆肿瘤病患提供“一站式”的精准医疗服务,实现以最小化风险、最低化成本为病患赢得最大化健康获益的最终目标。

供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

2018年10月10日 10:09:4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