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姜胜耀访德推动中德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申请
清华新闻网8月31日电 8月25-26日,清华大学副校长姜胜耀访问德国汉堡大学,旨在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跨模态学习的自适应、预测和交互”申请。
此项目申请于2014年初启动,2014年底通过了NSFC和DFG联合组织的预申请答辩,此次是提交正式申请书后的答辩。德国DFG和中国自然基金委派出共20人的评审团队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评审。
当地时间8月25日上午,姜胜耀出席答辩报告陈述环节,并在答辩会上致辞。他阐发了清华大学对于跨学科、跨文化项目合作的基本态度以及各种具体支持措施,并表达了对于此次中德合作项目申请成功的期待。德国汉堡大学校长Lenzen教授及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冯一平博士也出席了此次答辩会并致辞。晚上姜胜耀与Lenzen进行了会谈。
评审团对该项目的创新性、科学突破的潜力、团队的高质量、组织能力以及参加主要单位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充分肯定。NSFC和DFG 将对该申请进一步评审,最终评审结果将在年底发布。

副校长姜胜耀与汉堡大学校长Lenzen教授(右3)等合影。
计算机系党委书记孙茂松陪同访问。
中德跨区域协同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德国研究基金会联合资助的国际合作计划, 4年1期,可滚动3期共12年。2014年起,清华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北京师范大学)同德国汉堡大学(联合汉堡-埃彭多夫医学院)联合申请了跨区域协同研究中心“跨模式学习的自适应、预测和交互”。该协同研究中心的中方协调单位是清华大学,包括计算机系、自动化系、生物医学工程系、生命科学学院,任务是藉由共同研究的跨模式学习,进行智能机器人、心理学和类脑计算方面相互关联的研究,并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效能。项目研究团队由中方17名科研人员(其中清华大学8名)及德方15名科研人员组成,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孙富春教授和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计81级校友)总负责。
供稿:计算机系 编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