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交流合作 - 正文

香港大学生清华大学国情研修课程结业


清华新闻网9月1日电 “2016未来之星-清华大学国情研修课程”于8月28日圆满结束,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17所高校的共80名大学生参加了为期8天的国情课程的学习和考察。

课程的结业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女士、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一兵教授、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未来之星同学会主席团主席姜在忠先生等出席典礼。

严隽琪副委员长寄语香港青年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最直接的观察和接触,会给同学们带来鲜活的感受,促进大家深入地思考”。她表示:“香港和祖国内地唇齿相依、荣辱与共。中国正在走向繁荣、民主、昌盛。希望青年人能珍惜青春年华,好好学习,把握好人生的航向,在香港的发展、祖国的发展、世界的发展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女士致辞。

李一兵教授首先代表清华大学对同学们顺利完成清华课程的学习表示祝贺、向严隽琪副委员长等各位嘉宾莅临结业典礼表示感谢。李一兵表示,本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国家的认同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责任感。他强调,清华的建立背负着民族厚重的历史。清华人在民族独立、解放和振兴的历史中书写了隽永的篇章。最后李一兵借用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6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中的讲话,希望同学们能“在宁静中追问本心”,探索能为民族、为国家、为香港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一兵致辞。

未来之星同学会主席团主席姜在忠表示,8天行程加深了同学们对祖国的了解和感情。他说,未来之星同学会自成立以来,聚集了近三千颗“小星星”,他们通过交流和学习,增加了对祖国的认知和关注,在香港各界共同发光。

香港中文大学张宝洋发言。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代表张宝洋同学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国情课程令同学们对祖国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倍感自豪。他认为刘美珣教授关于内地经济的讲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表示,中国幅员辽阔,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到其他地方看一看,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典礼前,严隽琪副委员长听取了李一兵教授关于清华国情课程举办情况的汇报。

最后,与会嘉宾为全体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

在场香港同学和领导嘉宾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未来之星-清华大学国情研修课程”于2005年开始在清华大学举办,今年是第10期课程。这一课程由清华大学和香港文汇报共同发起,得到了教育部、香港中联办、外交部、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等机构以及众多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至今已有1100余名学生参加这一课程的学习,在香港众多高校中广受好评,已成为教育部香港“人心回归”的国情教育品牌课程。

供稿:对外学术文化交流中心 编辑:李华山 徐静

2016年09月01日 10:43:1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