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德国专家莫宜佳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补授仪式在德举行
清华新闻网11月29日电 (通讯员 殷 琦)德国当地时间11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举行中国政府友谊奖补授仪式,向2015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清华德国籍专家、著名汉学家莫宜佳(Monika Motsch)教授补授中国政府“友谊奖”。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国家外国专家局驻德国代表处总代表夏兵、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陶莉莉、莫宜佳女士及其家人出席了颁奖仪式。

杨斌主持仪式并讲话。司马云 摄
杨斌向来宾介绍了莫宜佳教授的学术成就和对于中德文化交流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表示,莫宜佳教授悉心研究中国古代和现当代文学,是德国汉学界和中国文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卓所周知,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是清华大学校友中的杰出代表,作为清华大学人文精神的象征而为众多清华师生和校友爱戴。莫宜佳教授将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作品翻译并传播到德国和世界,不仅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同时对于清华大学被世人更加了解和熟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国家外国专家局驻德国代表处总代表夏兵向莫宜佳教授颁发荣誉证书。司马云 摄
国家外国专家局驻德国代表处总代表夏兵现场宣读了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授奖决定,并向莫宜佳教授颁发了奖章和荣誉证书。
颁奖仪式上,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陶莉莉在致辞中表示,友谊奖是中国政府向外国专家颁发的最高奖项。长期以来人文领域获奖的外国专家人数甚少,莫宜佳教授作为人文领域的杰出代表格外引人注目。她将博涉精深的文学研究成果带给德国民众,在中德两国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陶莉莉还简要介绍了目前中德两国间广泛、深入、富有成果的人文交流情况,为清华大学多年来在国际合作和中德交流中发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表示感谢。
对于清华大学首次在德专程为其举办中国政府友谊奖补授仪式,莫宜佳教授表示非常的荣幸和感动。在发言中,莫宜佳教授深情回忆了她和丈夫在清华工作和生活期间的点点滴滴。她表示,在清华生活的三年中,她和家人一直得到了清华校方的悉心照顾和热心帮助,使得钱钟书书稿研究整理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古有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今有我们老外来中国交流”,莫宜佳风趣地说。最后她借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表达了她对于未来的美好希望——希望拥有一个把大家联结在一起的世界。

出席颁奖仪式的部分嘉宾和莫宜佳及其家人合影。司马云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又称中国“友谊奖”或“国家友谊奖”,是中国政府于1991年设立的授予来华工作外国专家的国家级最高奖项,用以感谢和表彰外国专家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技术、教育、文化等建设事业以及人才培养中所做出的突出成绩和奉献精神。清华迄今为止共有13位杰出外国专家获得此项殊荣,获奖人数名列高校之首。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