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项目成员访问清华金融学院
探讨中国经济热点
清华新闻网12月22日电 12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稳定评估规划(FSAP)项目的成员马里奥·卡泰兰 (Mario Catalan)等一行五人到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就中国宏观经济以及宏观审慎等热点问题与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中心的研究人员举行了座谈,双方分享了各自的学术成果和政策观点。

座谈会现场。
金融学院副院长、紫光讲席教授周皓首先向金融稳定评估规划的专家们介绍了他关于中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报告。周皓表示,在宏观层面上,中国的系统风险在近期有显著的、持续的下降,这与中国宏观经济指标企稳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稳步推进有关。他认为,近期第一产业、零售及批发业以及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的上升趋势,都说明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复苏,这从根本上降低了系统风险。
报告结束后,双方还探讨了中国经济的去杠杆、人民币汇率以及中国资本账户管制、中国的房价、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结构等话题。
金融稳定评估规划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于1999年5月联合启动的评估项目,主要用来评估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脆弱性),其中包括宏观审慎指标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等,综合微观审慎指标如资本充足性、盈利性指标、资产质量指标等,推动国际监管标准的实施。经与IMF、世界银行协商,我国于2009年8月正式启动金融稳定评估规划。
供稿:五道口金融学院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