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与清华共启时代新篇
来源:《成都日报》2017-03-04 缪琴 赵子君
三月,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作为清华大学在西部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二级官方机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正在加快建设推进。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一座“千年城市”与一所“百年名校”的对话,正在全国两会期间,徐徐开启合作新篇——昨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在京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西部科技中心。
从科技交流合作,到科教人才来蓉;从探索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到清华紫光集团与成都签署协议,合作打造总投资2000亿人民币的成都IC国际城项目……成都与清华大学的“对话”,由来已久,且深入共振。昨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全面合作协议的签署,将这样的牵手,赋予了更深远的意味。
根据此次签署的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战略决策咨询合作、人才交流合作、协同创新及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共同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等领域深度协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与中国首屈一指的塔尖名校,开启了校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的崭新一页。
成都科学城里筑“样本”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加快推进
成都以南,位于天府新区核心区的成都科学城,依山傍水、环湖而建。这里,正成为成都乃至全省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成都科学城的样本价值,浓缩于“科学”二字;而落定其间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则代表着未来。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清华大学计划在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共建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谋划,最终布局在成都科学城的科技版图之中。去年3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这在成都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绵长时间轴里,是一件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能源”寓意校地协同创新必将为成都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互联”寓意校地合作必将迈入更宽、更广领域。作为清华大学在西部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二级官方机构,研究院汇聚着人才流、技术流,其核心是构筑新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创意创新创业平台、高端人才聚集成长平台。
去年3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起航”,一年之后,同样的3月,研究院已从最初的几个人“扩容”到逾120人规模。“这是清华大学在西部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二级官方机构,它将是清华大学通过校地协同创新,促进成都创新驱动发展的高校合作典范。”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分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已在成都科学城投入运转,其核心就是做好“转化”文章,首批校地协同创新项目已入驻,而这样的合作,仅仅是一个开始。清华大学正与成都天府新区谋划布局清华锦屏暗物质研究中心,通过平台化建设,构建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培育新技术促进转化经济新动能。
清华人才“西南飞”
城市创新主体写满“清华”符号
成都与“清华园”,虽有千里之遥,但这座城市与这座百年名校的对话,却一以贯之地跨越时间、空间距离持续绵延。
打开成都创新地图,清华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航空先进制造装备及自动化联合研究中心、成都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这些总部设在成都的创新主体,无不与百年“清华园”休戚相关。
2016年7月31日-8月3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率队来川,看望在川工作的选调生和校友,并就省校合作重点工作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7月31日下午,陈旭一行一到成都,便前往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现场考察调研。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6年,清华大学共有411名毕业生到成都工作,这样的人才流向,仅次于北上广深,在全国主要城市之中位列第五。在411名毕业生中,博士共110人,硕士212人,而这些创新人才,如今很多已成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秀力量。仅去年,清华大学化工系、工物系的创新人才,就与在蓉的四川省明信投资有限公司、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启动用于中低品位磷矿制酸的TsMFB中试反应器、CFR600示范快堆蒸汽发生器及中间热交换分析计算等项目合作。而这样的合作,还将随着全面合作协议的签署,向更广域推进。
合作打造“千亿级”IC国际城
在蓉共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圈
2月10日,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领域,一则来自成都的新闻引起了全球关注——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落定成都高新区,该基地将建设中国西南地区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在成都打造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圈之中,一次“千亿级”深度联手的合作,同样备受各方瞩目——去年12月12日,成都市与清华紫光集团签署《紫光IC国际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这样的合作,让双方深度协同创新,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根据协议,紫光IC国际城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亿元,双方将在集成电路制造、研发设计、产业投资基金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及配套于一体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圈。
瞄准前沿的战略合作,朝着前行的方向,仍持续向纵深处推进。
根据此次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的全面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加强协同创新及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集群重大项目,清华大学将支持清华控股及其下属企业到成都投资兴业,与成都市共同推动双方关切的产业集群项目发展,促进成都在相关领域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
迈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的成都,正积极争创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西部科技中心,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此时,一座“千年之城”与一所“百年名校”的对话,正共启协同创新、跨界融合新局。
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