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代表参加中巴高委会科技创新分委会第四次会议
清华新闻网9月19日电 日前,中国-巴西高委会科技创新分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与巴西外交部副部长若泽·德卡瓦略、巴西科技创新与通信部副部长阿尔瓦罗·普拉塔共同主持此次会议。清华大学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主任、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主任、化工系教授刘德华参加会议,并就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和中拉实验室的发展成果做了专题汇报。

大会现场。
徐南平肯定了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取得的进展,特别是实验室与中巴企业的合作,称赞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是中巴机构合作的榜样,希望中巴两国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等方式促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产学研合作,助力两国社会经济发展。
会后,双方会议主席共同见证了中巴生物柴油项目投资合作备忘录的签署。该项目将采用清华大学获得全球专利的酶法生物柴油技术在巴西实现产业化生产。与会领导评价这次签约是超出常规投资意义的签约,该项目的实施将助力巴西履行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做出的庄重承诺——2030年将使用230亿升生物柴油。
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自2010成立以来,在中国巴西双方政府的支持以及清华大学和里约热内卢大学两校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和项目合作,充分发挥了桥梁作用,有效促进了中巴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研究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得到中国和巴西有关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被遴选参加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此基础上,2015年底在科技部支持下进一步升级为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
背景介绍:
清华大学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简称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英文名称为Tsinghua-UFRJ China-Brasil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CCBCE),是中国政府与巴西政府委托清华与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合作建立的非实体研究机构,挂靠化工系。中心主要职能是发挥中巴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合作的桥梁作用,开展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领域相关研究工作,为中巴合作特别是提高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水平做出贡献。
供稿:化工系 编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