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申卫星做客荷声讲坛 主讲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清华新闻网6月11日(记者 黄斐6月9日下午,由清华大学校机关党委主办的“荷声讲坛”系列报告会第三十八讲在线举行,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受邀作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的主题报告。校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欧阳沁主持本次活动。

20220609-荷声讲坛-XX-讲座.png

20220609-荷声讲坛-XX-申卫星作线上报告.png

申卫星作线上报告

申卫星首先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确立过程及其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这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发展史和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申卫星表示,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是内在融贯、有机统一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来自经验的沉淀、理性的凝结、历史的淬炼,具有强大的实践生命力、理论创造力和历史解释力,是顺应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他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确立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政治方向、战略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和重要保障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随后,申卫星解读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构成与涵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即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法治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申卫星表示。在法治建设目标上,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到历史性转变,标志着党对法治中国建设规律性认识的重大突破,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气魄、大担当、大手笔;在法治建设布局上,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历史性转变,有力促进了中国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法治建设方针上,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历史性转变,有力推动了中国法治建设模式从增量型发展向提质型发展、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

最后,申卫星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在法学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义在于坚持在中国大地办法学教育,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明法笃行,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加快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对每个个体特别是对党员干部而言,应当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主题报告后,申卫星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互动,解答了观众提出的问题。

来自校机关的党员、干部、职工以及来自学校各院系单位的安全管理干部等共700余人在线参加学习。

编辑:邱收

审核:吕婷

2022年06月11日 16:24:35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