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4月20日电(记者 陈晓艳 摄影 崔文瑞)4月14日上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赵可金在蒙民伟音乐厅作题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题报告。这是校机关党委主办的“荷声讲坛”系列报告会的第三十六讲。校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欧阳沁主持报告会。

赵可金作报告
赵可金围绕习近平提出的时代之问、习近平外交思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内容展开报告。赵可金表示,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政治和社会思潮深刻演变使得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赵可金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应该增强战略自主性,展现外交灵活性,在增强战略定力的基础上,守住底线,抓住机遇。赵可金说,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交汇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汇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
赵可金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指南。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和合共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三大法宝,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支柱,构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石。其中,党的领导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灵魂,民族复兴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内在使命,和合共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远景追求。赵可金总结,习近平外交思想在性质上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赵可金指出,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对外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拓展全方位外交布局,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历史交汇期的目标和使命,保持战略定力,加强战略谋划,积极担当作为,坚持底线思维,妥善应对和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

荷声讲坛现场
来自校机关的党员、干部、职工等约300人参加现场学习。
编辑:陈晓艳 李华山
审核: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