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清华三农论坛2022”举行 专家学者共话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业农村发展

清华新闻网1月10日电 1月8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农研院)主办的“清华三农论坛2022”在清华大学举行,主题为“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业农村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农研院院长陈锡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杜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唐华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农研院副院长张红宇主持论坛。

向波涛致辞

向波涛代表清华大学致辞。他指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清华农研院成立十年来在科学研究、决策支持、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期待专家学者们依托研究院“清华三农论坛”平台,为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业农村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陈锡文作演讲

陈锡文围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发表演讲。他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更快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富裕程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他强调,农村改革应完善农村基本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集体经济制度在避免农村出现两极分化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应该也必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杜鹰作演讲

杜鹰围绕我国食物自给率的变化,解析新时期构建我国农业新发展格局的要点。他指出,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农业比较优势下降带来的食物自给率下降问题。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就要积极构建农业新发展格局,其要点在于把我国食物自给率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关键是打好种业翻身仗;更加主动、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打造安全可控的海外供应链。

蔡昉作演讲

蔡昉围绕“抓住破除二元结构的窗口期”发表演讲。他认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未来15年重要改革任务。目前中国二元结构还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不彻底的城镇化降低社会流动性等问题。他指出,破除二元结构应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助力经济增长,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下的规模经营,注重科技创新和科技向善。

唐华俊作演讲

唐华俊就“‘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之科技创新”发表演讲。他强调,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解决13-15亿人口吃饱吃好问题,必须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学技术。建议完善农业科技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耕地尤其是高标准农田监管,优化耕地利用布局。

魏后凯作演讲

魏后凯围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发表演讲。他指出,共同富裕重在富裕农民。他认为,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富裕和共富的有机统一。他强调缩小城乡差距是促进农民共富的重要途径,农民增收是促进城乡共富的关键,同时强调要促进不同群体和地区农民共同富裕。

张红宇主持论坛

论坛现场

正大集团(卜蜂集团)资深副董事长、正大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杨小平,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樊胜根,农研院副院长魏唯、王亚华、何宇鹏等出席论坛。清华大学有关院系师生,农研院院友代表,媒体代表等参加论坛。约33.5万人次通过光明网、农民日报新媒体平台、清华大学和清华农研院视频号等线上方式观看论坛。

供稿:公管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詹萌

2022年01月10日 15:41:1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