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2月31日电(通讯员 苏海 谭浩然)12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中期汇报会在南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学生工作部门党委书记、党委学生部部长、武装部部长白本锋,校团委书记张婷,校团委副书记程正雨,以及第23、24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参加。
2021年7月,清华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26名志愿者分别前往青海、西藏、湖南、陕西、云南、河北开展支教服务。本次会议围绕半年来志愿者在教学、团学及公益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与交流。

白本锋讲话
白本锋向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致以问候,并充分肯定了志愿者半年以来的服务工作和自身的成长与收获。他表示,志愿者通过教育教学和团学公益等活动为当地教育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一批孩子的成长指引了道路和方向,也有很多同学给当地学校的建设带去了新气象。同时,半年支教经历也让志愿者的能力得到磨炼,改变了精神面貌和境界。谈到党建引领,白本锋强调,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要在突出政治引领、深化理论学习、推进中心工作、发挥党员作用、促进人才培养、加强组织共建等方面深入探索,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张婷讲话
张婷表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要充分认识到服务工作的育人作用,牢记初心使命,传承优良传统。她强调了支教团二十多年接力奉献的传承与力量,表示看到了23届志愿者支教半年来的成长。张婷希望志愿者们能够继续做好日常工作中的点滴,将其汇聚为更大的能量,在支教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郭魁星代表全团汇报了半年以来的整体工作开展情况。在教育教学方面,志愿者目前服务位于青海、西藏、湖南、陕西、云南、河北六地的七所学校,负责班级及主讲科目大部分在年级里名列前茅,部分志愿者主讲科目包揽年级前两名或各类型班级第一名;在党建工作方面,志愿者依托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和所在学校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学习和参访实践活动,各党小组参加党组织生活累计63次,参与线上学习培训活动累计12次,外出开展实践志愿活动累计13次;在团学工作方面,志愿者参与各地学校的团委、学生会、社团活动、文体及特长生培养等工作中,重视课内外联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公益服务方面,志愿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往届公益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与拓展,进一步整合完善“助梦”公益体系,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打造了“助梦倾心”“解忧杂货铺”等系列品牌项目。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汇报
随后,青海分队队长郭魁星、西藏分队队长胡啸、湘西分队队长窦昊、陕西分队队长董恩旭、云南分队队长钱学进、雄安分队队长曲贞迪分别从团队概况、教育教学、党建团学、公益助梦、实践调研等方面进行了分队工作汇报。各分队在教学、党建、公益、实践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志愿者以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获得了支教地师生的充分肯定。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分享交流
在交流分享环节,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分享了参与工作半年以来的收获与感悟。青海分队聂晨宁讲述了教授不同班级的不同体会;西藏分队次旦央吉分享了小学教学的独特经历;湘西分队谢晓草认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未来走向;陕西分队缪谨蔚讲述了学生自己参与一二·九话剧展演编、导、排、演的全过程;云南分队肖喆俏提醒志愿者们服务当地的初衷;雄安分队安馨认为,作为老师要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一定不能忽略每个人的进步和变化……随后,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分享了在校开展的各项素质培训工作。

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自我介绍
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歌《与你西行》的合唱中,本次中期汇报会圆满结束。

合影留念
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实施青年志愿者支教扶贫接力计划有关政策的意见》,清华大学于1998年开始组建研究生支教团,至今已组织392名志愿者前往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山西、河南、河北、湖南、陕西、云南等地区连续接力开展教育扶贫23年,他们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更在服务与奉献中了解了国情民情,明确了成才报国的人生志向。
供稿:校团委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