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庆祝建党百年 建设新时代新闻学

中国新闻学丛书暨“新闻三论”座谈会在京召开

清华新闻网10月18日电 10月16日下午,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庆祝建党百年,建设新时代新闻学——中国新闻学丛书暨‘新闻三论’座谈会”。座谈会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承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丹,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谭方正,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明在会议上致辞。座谈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会长胡钰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与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卓越访问教授、“中国新闻学丛书”编辑委员会主任赵月枝主编的“中国新闻学丛书”(第一辑10种)日前出版发行,李彬的《新中国新闻论》《新时代新闻论》《中国道路新闻学》也先后面世。座谈会借此重要成果出版之机,邀请新闻传播学和社会科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就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切实推动中国新闻学及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发展进行了专题讨论。

赵月枝,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丛书出版委员会主任杨国安教授先后介绍了丛书编写和出版情况。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教授,人民日报四川分社社长、兰州大学新闻学院原院长林治波教授,新华社特稿社原副社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熊蕾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文木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王维佳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娜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蔡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原院长温铁军教授在会上作现场或书面发言。

专家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我们仍面临许多难关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构建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统一,普遍意义与中国特色若合一契的“中国新闻学”,对于在理论上打破西方新闻学对学术体系的垄断,教育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上使新闻舆论工作更好地发挥凝聚共识、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专家认为,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新闻学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从梁启超到邵飘萍,从邹韬奋到范长江,从邓拓到穆青,从延安窑洞人民广播的手摇发电机到数字时代融媒体,一代代中国记者以及学者以其辛勤耕耘和开创性工作奉献了无数心血和智慧,也为中国新闻学及其学派奠定了厚实基础。新一代学人需要立足中国大地,摆脱制约新闻学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术殖民”心态以及学术话语,将著书立说的立足点从“彼岸”转到“此岸”。中国新闻学的提出,不是以本土主义对抗西方中心主义,而是旨在凸显梁启超所谓“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政治自觉,从全球视野的高度,面向中国实践、更深入地扎根中国大地、更自信地践行中国道路的学术追求,“坚持实事求是、践行中国道路、发展中国学派”。座谈会认为,这些成果的出版能够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新闻学守正创新,深入发展。

“中国新闻学丛书”是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的重点课题,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第一辑十种以及《新中国新闻论》《新时代新闻论》《中国道路新闻学》,均从不同侧面总结了中国新闻学的历史源起、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是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次全面阐释。据悉,第二辑十种也已完成,并进入编辑过程。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与中央主流媒体,河南大学出版社负责人,中信基金会部分咨询委员与研究员,以及丛书作者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供稿:新闻学院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

2021年10月18日 16:27:4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