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9月18日电 9月14日,“清华校友—行健书院知行奖学金”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校友—行健书院知行奖学金”捐赠人世纪互联轮值CEO、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2级校友王世琪及家人,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书院管理中心主任苏芃,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劲松,行健书院副院长徐芦平,书院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德军参与仪式,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马远乐,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原副主任王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岩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此次仪式。仪式由苏芃主持。

彭刚发言
彭刚表示,清华在2020年5月成立强基书院,书院没有自己的专任教师和学科,但书院是一个实体教学单位,课程如何安排、培养方案如何定制、通识教育如何实施,都由书院来落实。书院的这种尝试,就是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书院一方面强调“从游”理念,鼓励大鱼前导、小鱼尾随,为学生提供成长关怀。书院的学生发现自己在跨学科环境中成长,学术和生活都能得到班主任和导师的引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学生禀赋各异,如何尽可能地培养好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为国家培养出最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学校应当承担起来的责任。行健书院一直强调落实“一人一策,本博贯通”,针对志向研究飞行汽车的同学,书院组建培养方案评审会,由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对其进行个性化、开放式、进阶式培养。彭刚说,校园里的老师们对学生的悉心关心指导是清华重要的宝贵传统,这让清华的校友一直对清华充满眷恋之情,积极主动参与校园建设。他向王世琪表达了感谢,指出这样的捐赠让更多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是清华人才培养的新的成长点,也开拓出新的可能性。

王世琪发言
王世琪非常高兴回到母校参加这次捐赠仪式,并表达了对马远乐、王忠、朱岩三位老师的感恩之情。他特别回忆了马远乐老师在他学业上的培养指导和生活上的悉心关爱,这让他倍感温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憧憬。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王世琪始终坚信母校是他前进的动力,也是他坚强的后盾,这也成为激励他回馈母校的持久动力。行健书院面向国家的基础学科与重点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他坚信一代代书院学子,在书院导师的指导下,一定能为国家作出创造性贡献。

苏芃主持、袁桅、李俊峰发言(从左至右)
袁桅介绍了本次知行奖学金的捐赠背景,并代表基金会向捐赠人王世琪表示感谢。李俊峰对书院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行健书院是清华为落实国家提出的强基计划而创立的,兼具拔尖计划的设计,契合清华本科人才培养的方向。近期,教育部推动未来技术人才的培养,设立未来技术学院,这与行健书院当前的规划相契合,也与学校的安排一致,行健书院希望能与更多未来技术方向的企业合作。

马远乐、王忠、朱岩发言(从左至右)
马远乐回忆了自己上学时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和影响,这使得他在当老师后,对学生也特别关心。朱岩提到作为王世琪在学期间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王世琪作为班长,表现优秀;工作后,在很多合作中,他也看到了王世琪踏实的态度,充分体现了清华校友“行胜于言”的作风,并对其对母校的回报和支持表示了感谢。

彭刚向王世琪颁发捐赠证书
仪式上,王世琪与袁桅签署了捐赠协议,彭刚向王世琪颁发捐赠证书。

捐赠仪式合影留念
此次捐赠,将有力支持行健书院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术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引导他们在国家“卡脖子”关键领域不懈奋斗。
供稿:书院管理中心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