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6月21日电 6月17日上午,北京市召开“三优一先”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党委书记陈旭出席大会。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荣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校党委学生部部长、武装部部长、学生直属党总支书记白本锋荣获“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清华园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斌荣获“北京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

陈旭与白本锋(左)、高斌合影
会上,北京市领导宣读了市委表彰决定,300名共产党员获得“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03名党务工作者获得“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01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获得“北京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202个基层党组织获得“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市领导为受表彰代表颁奖,为老党员代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清华大学设视频分会场,常务副校长王希勤、副校长吉俊民、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副校长曾嵘在分会场参会。

贺克斌荣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贺克斌,男,汉族,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8月出生,1984年11月入党,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带头人。他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特别是PM2.5的研究,担任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委会副主任、国家重大活动环境保障专家,为我国蓝天保卫战的历史性突破、国庆70周年保障作出突出贡献。担任环境学院院长期间,推进国际环境人才培养、学术评价体系完善和学科平台建设,环境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QS排名全球第9;主持“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国家科学城重点建设项目。曾荣获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美国科学院院刊科扎雷利奖、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奖”团队奖、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和北京市环保公益大使。

白本锋荣获“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白本锋,男,回族,党委学生部部长、武装部部长、学生直属党总支书记。1978年11月出生,1996年5月入党。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站位高,发扬清华大学“双肩挑”传统,积极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中推出了很多好理念、好做法、好经验,取得突出成绩。他热爱学生,经常深入学生党团班集体,引领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全面发展;他重视基层党建,牵头制定了一系列解决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的举措和办法;他注重创新,打造博士生讲师团“学以致讲-以讲促学-讲学相长”的浸润教育机制,把学生参与重大活动的过程打造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和生动思政课;他勇于担当,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冲在一线,彰显共产党员本色。他主抓的工作曾两次获得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特等奖,曾获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优秀德育工作者、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高斌荣获“北京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
高斌,男,汉族,清华园街道党工委书记。1959年11月出生,1985年6月入党。他党性观念强,政治立场坚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讲大局、讲奉献,具有较高理论政策水平、较强科学决策能力和优秀组织协调能力。担任街道党工委书记十年来,围绕清华发展大局,立足辖区实际,准确定位街道职能,带领干部职工,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设美好和谐社区、服务广大师生群众等方面成绩突出。特别是防疫工作期间,他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带头实施“领导包片、干部下沉”“双楼长”等机制,开展6轮“敲门行动”,守好辖区“四道防线”,全力做好社区防控、人员转运、居家观察、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重要工作,辖区实现“零感染、零扩散”,坚决打赢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他大力推进辖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社区养老驿站全覆盖。他坚守“为民”初心,坚持为民办实事,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机制作出积极贡献。
供稿:组织部
编辑:陈晓艳 邱收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