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2021新时代继续教育论坛召开

清华新闻网5月24日电 5月20-21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2021新时代继续教育论坛”。论坛围绕新时代继续教育“创新、融合、赋能”,共同定义新时代继续教育的新愿景、新使命、新策略。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远程作开幕致辞,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东莞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陈溪华出席活动。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刁庆军主持论坛。

论坛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教席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广东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华为中国政企人才发展部协办。来自全国各地党政部门、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的一万多名代表参加线下、线上论坛。21日上午,论坛组织部分线下参会代表赴华为松山湖园区对标学习华为公司最佳人才发展实践。

郑力致辞

郑力在致辞中表示,“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四十年来,清华大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磨砺自强卓越的精神底色,积淀行健致远的自信自觉,凝聚起继续教育创新引领的强大力量。自强创新始终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塑造继续教育未来的不竭源泉。融合的继续教育就意味着大学要打破物理边界,让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产业之间有更加紧密的合作;意味着要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不同知识体系的融合,以跨学科视角为产业人才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意味着要推动教育变革、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融合,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赋能”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继续教育的意义、价值和使命所在。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全新学习生态中,大学应该既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者、传播者,也是终身学习资源集聚和专业服务的实践平台,是一种基于“产业、行业、专业”的学习生态。大学继续教育应强化集成创新者的角色意识,把学校、社会和产业等各种教育要素集聚整合,贯通衔接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让教育成就每个人梦想的同时,赋能组织、创造价值。郑力希望本次论坛对新时代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更具全球视野、更具前瞻性的思想和举措,为建设更开放、更融合、更具韧性的高质量继续教育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陈溪华致辞

陈溪华在致辞中表示,产业经济要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需要发挥高校继续教育的功能,加强政府、产业与高校的合作,结合个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继续教育形式,促进人的价值提升,以人的能力提升来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松山湖的产业、企业人才也需要坚持不懈地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丰富自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谢维和发言

谢维和表示,中国的继续教育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国继续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新阶段继续教育应该是一种创新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思想就是力量”,继续教育进入到了新的阶段,要更加强调思想的培育,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这在继续教育中至少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视想象力的培育,二是加强对趋势和周期的认识,三是注重价值观的塑造。思想的力量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思维的训练也是继续教育在新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与重要任务。

刘震发言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从分析继续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和学位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区别与联系入手,提出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继续教育的使命和目的,要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贯穿到继续教育的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中、融入到学习体系中。要避免继续教育的“异化”,坚持社会责任第一,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中体现继续教育的价值和使命。他表示,思考继续教育的未来,要关注继续教育发展环境的三个变化:一是人的变化,二是环境的变化,三是理念的变化。尤其要把握好信息时代及疫情后带来的人的学习行为的改变。未来的继续教育将体现个性化、定制化、模块化、智能化、终身化等特点。继续教育在未来要不忘初心,回归教育,创新学习。

 马国刚、王安民、李朝军(左从上至左下)、柴舸、李志刚(右从上至右下)发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发展中心党委书记马国刚,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理事长王安民,华为中国政企人才发展部部长李朝军,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柴舸,中国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李志刚分别作主题发言。

刁庆军主持论坛

刁庆军在主持中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教育如何适应时代潮流,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如何适应科技创新大势,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如何集聚智慧、激活个体、赋能组织、创造价值是本届论坛关注的话题。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搭建教育机构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共享和合作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塑造继续教育未来,为客户、学员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服务。

部分参会代表合影

供稿:继教学院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

2021年05月24日 15:00:0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