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借力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 清华融媒作品再获佳绩

《新年的礼物》等四部作品在2020“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主题短视频和征文大赛获奖

清华新闻网5月20日电(记者 林源)5月14日,2020“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主题短视频和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清华大学全球传播办公室荣获组织奖,来自德国、匈牙利、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的中外学生参与拍摄的短视频作品《新年的礼物:清华海内外学生共迎新年(New Year Gift: Welcome 2021 at Home and Abroad)》获一等奖,《清华园里的中国年(A New Year Song to Beijing: Making A Second home)》获三等奖,《我眼中的“双十一”(Explore the Double 11 Shopping Day》《清华人的一天——在清华爱上京剧的国际学生(A Day in the Life of Tsinghua: Fall in Love with Peking Opera)》等两部作品获优秀奖。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和建,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谦等嘉宾出席活动并为获奖作品颁奖。

颁奖典礼现场(图片来源:大赛组委会)

四部作品分别围绕疫情下国际学生留守北京过新年、清华园里的中国年、国际学生在中国学习京剧和感受中国特色快递服务等主题,展现了年轻活力的国际学生对清华、对北京的爱。

一等奖作品《新年的礼物:清华海内外学生共迎新年》

颁奖典礼结束后,优秀作品还将通过英语、日语、韩语、法语、西班牙、俄语等多语种译制及抖音、快手、B站、优兔(YouTube)、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抖音海外版(TikTok)等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和主流媒体手机客户端进行传播。

在《新年的礼物》等三部作品中均参与演出的匈牙利籍人文学院历史系2019级博士生郝璐璐(Anna Lujza Honecz)在中国生活了五年,在她眼中,“北京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中国与西方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令我着迷。”郝璐璐表示,自己对摄影非常感兴趣,“我很喜欢看旅游类vlog,它们不仅是在陌生城市找到当地人爱去的餐馆、地标的好办法,而且还让我们了解国外的文化、社会及观点。”未来,郝璐璐希望从事对外艺术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传播中国和匈牙利文化是我的使命”。

来自尼泊尔的李昊轩(Sangeet Sangroula)20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在全球传播办公室任职。“能够参与清华大学的全球传播工作是我的荣幸”,作为一名热爱新闻传播事业的外籍职员,李昊轩认为,“短视频作品为对中国感兴趣的国际友人打开了一扇窗,这些生动的影像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国生活的最佳方式之一。”他呼吁更多故事讲述者参与相关工作,将更有趣的中国故事分享给世界。

新加坡籍经管学院2020级本科生叶诗敏(Yeah Shi Min)因为疫情影响,参与拍摄时仍在海外。她坦言,“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线上线下结合的拍摄,很荣幸我们的友谊之作获得了认可,我感受到了中国朋友的热情和老师们的关心。”跨时区、跨地域为本次拍摄增加了困难,但即便如此,叶诗敏还是觉得,“这次主题特别有意义,能和大家一起经历历史性的时刻,并以影片的方式记录下来,我感到很幸运”。

2020“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主题短视频和征文大赛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面向在京和京外热爱北京的外籍人士,广泛征集优秀短视频和文字作品的文化交流活动。历时五个月,大赛共吸引来自近100个国家、1000余名青年外籍朋友的积极参与,征集到视频作品900余部,文字作品400余篇,最终百余个优秀短视频和110篇优秀文字作品脱颖而出。这些作品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以短视频的形式讲述“最新、最美、最好”的北京故事,打造可持续、可传播的“爱上北京”品牌模式,塑造北京良好城市形象,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视频出品:全球传播办公室

编辑:刘书田 陈晓艳

审核:吕婷

2021年05月20日 10:34:0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