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十四五”规划与青年发展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清华新闻网1月19日电 1月14日,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十四五”规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在清华大学召开“十四五”规划与青年发展研讨会。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作为团中央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出席,并介绍清华大学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把握青年特征,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的思考和实践。

研讨会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青年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多位青年研究领域专家,共同研讨“十四五”规划与我国青年发展相关的价值引领、教育协同、职业发展、生活保障,以及青年工作如何在未来五年支持国家发展建设所需的科技人才储备和劳动力队伍稳定等方面议题,为推动青年发展规划工作在新时代向纵深实施建言献策。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王锋出席并讲话。研讨会由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主办、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协办,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洪亮主持会议。

王锋讲话

王锋表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希望“十四五期间”依托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继续深入研究青年中的新变化、新问题,为更好促进我国的青年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过勇讲话

过勇在发言中谈到,“十四五”规划时期,我们会更加关注学生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划,青年工作和研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青年,掌握青年成长规律,准确把握青年特征,从而提升教育成效。

会议现场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谢维和指出,当前信息社会不断发展,如何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帮助青年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并把个人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结合起来,已成为重要社会问题,他还建议团中央可以依托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推动相关部委合作设立一些项目,把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建设落到实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赵延东认为需要注意信息社会下,青年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公平问题,“让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群体的青少年都能够从网络上真正获得收益”,同时着眼于如何吸引更多高素质青少年投身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良驯结合前期调研和对《“十四五”规划》与《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梳理,建议从青年后备人才、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加强两岸青少年的交流、增强青年的精神内容、青年的教育、青年就业、扩大青年的参与等七个方面出发,把握好“十四五”期间青年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内容。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董煜建议从经济工作和青年工作关联的角度找好未来青年发展规划落脚点,例如,保持制造业稳定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制造业工人队伍稳定,而当前产业工人的主体正是青年群体。

北京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卢晖临结合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相关研究积累,建议帮助青年农民工维护、争取自己的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参与社会交往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避免其与社会疏离。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刘精明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建议通过教育多轨制,建立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为支柱,以人文、艺术、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培训为辅的分流教育体系,激发青年内在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减少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不正确认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矜基于对研究文献和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建议“十四五”时期国家更加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发展,因为家庭既是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的场域,也是关系社会文明程度的社会治理基本单位。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性别与家庭社会学研究室主任马春华,通过详细分析当前中国青年婚恋的现状,呼吁关注我国青年婚恋问题,并提出“加长产假,实施法定陪产假和育儿假”、“支持灵活工作安排”、加强青年婚恋观教育等建议。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潜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我国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未来五年需要继续注重“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建设,夯实德育永恒主题——价值观培育、公民道德建设、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同时需深入把握00后等群体在新时代的心理特点,此外,也需关注新时代青年发展的国际话语权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社会事业研究室主任邢伟指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看待“十四五”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建议需要积极回应“十四五”期间青年发展的新期待和新困难,满足青年不同成长阶段对优质教育、优质就业、居住保障、精神情感支撑的诉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廉思,基于实证调研发现,住房租房、职业发展、婚恋家庭是青年立足社会的三要素,他结合当前“996”“打工人”等现象,建议要发挥规划的杠杆效应和集成效应,对青年发展的关键变量加大调整的力度和深度。

北京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实施县级试点单位北京石景山区团委书记贾曦代表工作在一线的基层团委书记列席会议并汇报青年工作实践、思考和问题导向的需求。

与会人员合影

(部分内容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和“团中央权益部”微信公众号)

供稿:公管学院

编辑:李若梦

审核:李晨晖

2021年01月19日 16:34:2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