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2月2日电 11月29日,由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工程文化素质教育高级研讨会于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召开。此次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24所高校约50余名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参加。

李双寿致辞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在致辞中提到,工训基地肩负着工程实践创新教育的任务,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将秉持初心,不断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工程教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未来也将通过工程文化竞赛,进一步促进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王巍致辞
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工程文化素质教育高级研讨会长久举办的希冀,同时希望与会专家与学者能够在研讨会中产生更多思想碰撞,使科技文化建设在“十四五”规划期间能够作出更大贡献。

殷瑞钰作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作了题为“从工程实践者到工程哲学人”的专题报告。殷瑞钰表示,中国工程哲学的研究进程体现了中国工程哲学研究思想进路是从工程活动的实践过程和现实生产力本质出发,对过程活动进行哲学高度的综合研究,显示了中国研究工程哲学的特色。在研究工程、构思工程、实施工程的过程中,“眼中要有大气象,心中要有大气魄”。

贾广社作报告
同济大学贾广社教授作了题为“大兴机场进度管控背后的工程思维”的报告。贾广社从大兴机场的功能定位及进度管控挑战、建设与运筹进度计划方法、建设与运筹进度控制方法、进度管控的工程思维分析等方面,分享了大兴机场在建设过程中所体现的工程思维。贾广社提到,通过大兴机场治理层级控制系统内部耦合机制,使得进度管控在协同治理的框架内实现。

杨骏、林有希、程钢(从左至右)先后发言
会上,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杨骏博士、福州大学林有希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程钢教授分别以“工程时代需要新的工程传播观”“工程训练中文化素质的考查方式探讨”“工程板块对于高等教育整体格局的重要性”为题,结合三峡工程百年历史中的工程传播、各层面中的工程文化、高等教育整体格局等方面深入探讨。

与会嘉宾合影
首届工程文化素质教育高级研讨会于2012年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供稿: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