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0月21日电(通讯员 龙吟)10月18日上午,陈肇元院士追思会在清华大学二教会议室举行。与会人员怀着沉痛的心情,共同追思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土木工程教育家、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陈肇元先生。追思会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进行。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校党委原书记方惠坚,土木系龙驭球院士、聂建国院士,水利系张楚汉院士、张建民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厚群院士、王浩院士,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杨秀敏院士,深圳大学陈湘生院士,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岳清瑞院士,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邸小坛教授、王翠坤教授,陈肇元院士夫人张茂能女士、长子陈前先生及其他亲属,陈肇元先生生前业内同行、亲朋好友及弟子共70余人在现场参会。
在线参会的有钱七虎院士、谢礼立院士、沈世钊院士、崔俊芝院士、王景全院士、张祖勋院士、江欢成院士、周福霖院士、郑皆连院士、马洪琪院士、江亿院士、欧进萍院士、张建云院士、秦顺全院士、龚晓南院士、周绪红院士、缪昌文院士、李建成院士、肖绪文院士、杜彦良院士、郭仁忠院士、胡春宏院士、陈政清院士、任辉启院士、吕西林院士和庄惟敏院士。多家单位的代表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参会,深圳大学也在线上同步举行追思会,参会者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陈肇元院士老同事、历届院系领导、陈肇元院士指导过的学生以及在职师生员工代表。追思会由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方东平主持。

郑力讲话
郑力代表学校对陈先生表达了深切的缅怀和追念。郑力表示,陈先生的不幸离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土木工程界的重大损失。今天的追思会,弥补了先生去世时受疫情影响无法举行告别活动的遗憾,让我们有机会回忆与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学习陈先生的高尚品德,缅怀陈先生的重要贡献和成就。

聂建国介绍陈肇元先生生平
聂建国介绍了陈先生的生平,回顾了陈先生一生所作的重大贡献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方东平主持会议
龙驭球院士深情回忆了与陈肇元先生交往中“互相尊重、值得怀念”的三重缘分:二人是老同事、老同行、老党员,在土木系共事的60多年里,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值得怀念。陈厚群院士回顾了与陈肇元先生的多年交往,在共同的协作中建立起的真挚友情。杨秀敏院士与陈先生相识多年,谈到先生最早提出了很多理念和思路,无愧为防护界的先行者和奠基人。陈湘生院士回忆了陈肇元先生留给后辈弟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陈肇元先生曾工作过的深圳大学土木交通与工程学院同步举行在线追思会,师生共同学习先生的精神,感念先生的扶持与帮助。王浩院士从“为人、为学、为师”三方面为我们勾勒出陈肇元先生的光辉形象。他认为,对陈先生最好的追思就是薪火相传,开枝散叶,继承先生的遗志,继续建设清华的大土木学科,光大先生未竟的事业。岳清瑞院士在读书期间得到陈先生的无私教导,永念恩师。他表示,陈先生爱业、敬业、拓业、守业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材。邸小坛教授是陈先生的第一位研究生,他代表陈先生的弟子感恩先生一直以来的指引与关怀。他表示,先生以国家利益和民生为重,仗义执言,提出先进的思想和倡导,在结构可靠性与构建可靠度方面有着真知灼见,堪称为弟子的人生导师。清华大学土木系朱宏亮教授回忆起自己毕业留校后一直得到陈先生的爱护、关心与指导。他表示,陈先生的高瞻远瞩,对土木工程的发展,特别是土木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王翠坤深情讲述了陈先生的高瞻远瞩、责任担当和大师风范,以及对建研院发展给予的宝贵支持。

龙驭球、陈厚群、杨秀敏、陈湘生、王浩、岳清瑞、邸小坛、朱宏亮、王翠坤先后发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不能到场的来宾也分别通过线上发言寄托了自己的哀思。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在病中连线参加了追思会,回忆了陈先生治学、做人的三件事,并表示,我国的防护工程、土木工程能够从跟跑、并跑到现在的部分领跑,离不开陈先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欢成院士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陈肇元先生,回忆了陈先生多年如一日践行“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志愿”的誓言,在70多岁高龄时还带病坚持工作,在主持学部工作时更是树立了风清气正的榜样。东南大学缪昌文院士回忆起与陈先生共事的往昔,心情沉重,思绪万千。他表示,陈先生身上有老一辈科学家艰苦朴素、举重若轻的气质,不讲究待遇排场,令人由衷敬佩。中建股份有限公司毛志兵总工程师代表“中建人”对陈先生表达深深的敬意并表示,中建集团发展至今,得到了陈先生无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先生的廉洁作风更是让人景仰。上海交通大学刘西拉教授回忆起自己1985年刚回国时,陈先生几乎每天来一封信交谈,落实自己来校任教的往事,花尽心思为新入职教师创造发展条件,关心人才,培养人才。军事工程研究院任辉启院士追忆了陈先生留给后人在精神上、物质上以及科学技术上取之不尽的富矿,令人永远怀念。邢锋教授代表深圳大学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感谢陈先生对实验室的长期呵护和诸多指导,正是先生的殷切关注,不断引领着实验室取得今天的成绩。

钱七虎、江欢成、缪昌文、任辉启、刘西拉、毛志兵、邢锋先后发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与会来宾纷纷发言,回忆与陈先生交往的点滴,感悟陈先生的治学与为人。方惠坚回忆了先生在80年代担任系主任期间,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培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了具有前瞻性的布局。史其信教授回顾了陈先生在任上为土木学科的规划及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智慧时至今日仍深深影响并指导着系里的发展。青年教师邓晓梅回忆了陈先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促进和触动。聂建国表示,陈先生在生活上极其俭朴,出差要求坐经济舱、住标准间,一件衬衣穿20年,一生淡泊名利,潜心科研。宋二祥教授回忆了与陈先生的一次令他记忆犹新的谈话,感悟先生对学科发展深有远见,时刻根据国家发展需要来进行学科建设。过镇海和朱金铨两位老教授回忆起与陈先生相知相交的往事,动人情景历历在目,在场来宾无不感慨万分。

方惠坚、过镇海、朱金铨、史其信、宋二祥、邓晓梅先后发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最后,陈肇元院士的长子陈前先生发言,代表父亲对大家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为父亲成功而幸福的一生感到骄傲和自豪,并祝愿父亲毕生热爱的土木事业越来越好。

陈前(左)、张茂能发言
陈肇元院士将其一生都献给了清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献给了我国的土木工程事业,并于2017年亲笔写下“清华烟雨,土木人生”。陈院士去世后,夫人张茂能女士提出将抚恤金和丧葬费全部捐赠给土木系,令人动容。方东平宣布,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陈肇元院士教育基金”,支持陈院士生前学习、工作了70年的土木工程系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以慰陈肇元院士在天之灵。基金将以此为种子,汇集各方资源,弘扬陈肇元院士的治学精神,继承陈肇元院士的优秀品质,为我国土木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贡献力量。
供稿:土木系
编辑:李华山 李晨晖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