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聚焦2020计划】莘莘学子来远方,共建多元文化清华园

通讯员 陈珊 邱韵

中外学生趋同融合、共同发展,构建多元校园文化,营造和谐共生的国际化校园氛围是实施“2020计划”、布局新百年“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校一向重视多元文化校园建设,鼓励中外学生学者相互交流和建立友谊。

“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学校国际化建设硕果累累,中外文化交流项目蓬勃发展,为学校国际化建设增添了人文温度,加强了国际学生学者对中国文化和清华精神的理解与认同,也有力地助推了世界文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文化互鉴,异彩纷呈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清华大学积极开展一系列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以其精心策划的活动内容和中外学生的热情展示,完美展现出多元文化碰撞融合、兼收并蓄的清华国际化校园缩影,生动地诠释出清华的国际风采。

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作为学校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切实地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丰富了校园生活、加强了交流融合、展示了校园文化多样性。晚会每年都备受关注。2020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和国际学者新年招待会由200余名在校学生学者演员参演,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比利时、哥伦比亚、蒙古等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由80余名国际学生制作团队精心打造。澳大利亚籍学生丁时雨钢琴弹唱“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美国学者B4Band家庭电声乐队表演其乐融融,印度学者Reshmita Nath与女儿表演舞蹈“Bharatanatyam”,拉丁美洲学生联谊会表演拉丁舞“Fiesta Latina”等精彩的节目,为清华校园带来了一场多元文化、异域风情的视听盛宴。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现场(2017年)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国际学生表演拉丁舞“Latino”(2017年)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俄罗斯籍学生演唱歌曲(2017年)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京剧《贵妃醉酒》(2018年)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各国学生演员合影(2018年)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拉丁舞“Cha-Cha-Cha”(2019年)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The Scat K-pop Dance”(2020年)

作为联合中外学生学者的友好纽带,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创办于2009年,经过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最具规模的大型文化活动之一。2018年国际文化节有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国际学生学者参加,共设置了60个国家和地区的展棚,吸引了六千余名中外师生参与。韩国展棚的特色糖饼和泡菜饼吸引了大批的参展者、比利时展棚前的足球游戏得到了诸多青睐、墨西哥展棚的传统大草帽别具特色,中国展棚别出心裁的书法展览叫人称赞不绝。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也首次以“文化周”的形式,组织策划了9场系列国际文化活动,成为促进校园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有力平台。

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开幕式暨地球村国际文化博览会(2017年)

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开幕式暨地球村国际文化博览会(2018年)

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之“YEAH世界”(2018年)

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中外达人秀”(2018年)

多元化国际学生社团组织更是清华大学建设国际化校园的多彩一面,学生国际文化交流协会(AICE)、“世界清华说Society”、紫荆国际志愿服务团Buddy Program项目、学生音乐剧社等社团组织,均由各国学生共同组建。目前,学校共拥有近百个国际学生参与的社团组织,致力于推动中外学生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发展,也为中外学生共同成长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

2016年,学校设立国际学生学者中心,通过整合学校内外资讯和资源,为国际学生学者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社交提供丰富的信息导引与资源支撑,帮助国际学生学者融入校园生活。作为国际学生趋同管理与针对性服务机制改革的首次尝试,清华大学致力于将国际学生学者中心打造为全球多元文化交流社区与国际学生学者的温馨家园,是一次国际合作与交流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有益尝试。

除此之外,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在校园里定期举办“中国根基,清华精神”系列谈、“水木之窗,对话大使”系列讲座、“中西荟萃,古今交融”艺术博物馆参观活动等,极大加强了国际学生学者对中国文化与清华精神的了解,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清华的归属感。

清华大学“中国根基,清华精神”系列谈(2017年)

“世界清华说Society”活动现场(2018年)

“水木之窗,对话大使”系列讲座(2018年)

“中西荟萃,古今交融”艺术博物馆参观活动(2018年)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中心举办各类校内文化交流活动(2018年)

广阔天地,实践交流

为促进国际学生了解中国国情,领悟清华精神,学校在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方面也设计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全球暑期学校、“皇城根下,漫步京城——北京文化体验活动”等特色活动,鼓励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在中国这片孕育着古老文明的土地上迈出新的脚步。一方面,为国际学生认识中国社会提供机会、为中国学生传递中国力量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也通过实地调研,为中外学子搭建实践交流、合作学习的桥梁,促进人文交流,提升国际学生的教育体验和社会生活体验。

“皇城根下,漫步京城”——北京文化体验活动(2019年)

2016年,“感知中国·清华印象”国际暑期项目启动,该项目旨在促进中外学生交流融合,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国和清华的了解,让世界各国具有领导力的青年学生齐聚清华、了解中国。项目分设“创新创业”“创意城市”“产业前沿”“城镇化”“环境”“建筑”“中国地理”“中国历史”等11个热点主题,为学生提供“了解世界的中国、了解中国的世界”的环境,全方位发挥高校连接中外学生的纽带作用。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等61个国家和地区的126所大学300多名学生参加了该项目。“感知中国·清华印象”国际暑期项目已连续举办4年,1000余名国际学生齐聚清华园,成为每年暑假清华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感知中国·清华印象”国际暑期项目组图(2019年)

2018年春季,学校启动“洞察中国”——全球胜任力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中外学生共同参加。 其中“洞察中国——中外青年同走改革开放之路”实践活动共有3支实践队伍从清华大学出发,分赴深圳、兰考、上海、嘉兴等地展开实践,每支队伍的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按1∶1的比例构成,旨在从国际视角下调研中国发展之路,提升清华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人类正处在同一片屋檐下,同呼吸共命运。2020年,清华大学全球暑期学校(GSS 2020)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优秀青年学子在“云端”欢聚一堂,探讨未来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暑校以“面向疫情后的世界”为主题,运用云讲座、云研讨、云参观、云观演等多种形式,汇聚全校优秀教学资源,邀请海内外知名教授授课。暑校还举办了一系列文化特色活动,包括“云享艺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0届线上作品展”、中国风机器人乐团“墨甲”(MOJA)表演、图说“清华简”、“汉字的故事”、“苏绣和佛山剪纸”等,为同学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打开了一扇扇体验清华、感知中国的文化窗口。

“这绝对是一次振奋人心的经历!”来自内罗毕大学的南苏丹学生马太(Matai Peter M. Muon)激动地说。怀揣着对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奇迹和中国人民奋斗精神的好奇,他踊跃地报名了清华全球暑期学校,渴望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全球暑期学校激发了广大国际学生应对疫情后世界的责任感和热情。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在全球暑期学校闭幕致辞中表示,“了解中国对于成为有远大抱负的领导者和真正的全球公民至关重要”。而事实上,对许多学生而言,他们和梅西里一样,全球暑期学校是真正探索清华和了解中国的开始。

联合国秘书长古德雷斯在全球暑期学校发表特别演讲(2020年)

全球暑期学校中国文化特色活动环节(2020年)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在全球暑期学校闭幕式上致辞

近年来,学校还组织国际学生积极参与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活动,主动承办并参与国家留学基金委举办的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促进中外青年相互了解、共建友谊。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2020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总书记的寄语饱含深情、字字暖心、鼓舞人心,回信中表达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关心和爱护,鼓励广大来华国际学生多了解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广大来华国际学生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深深鼓舞了在校的国际学生,激励着世界各国青年在华努力学习和广泛开展交流,坚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为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回信精神,清华大学组织在校国际学生座谈交流,学生们结合亲身经历纷纷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对学校的感情。

清华大学水利系法国籍博士生皮耶(Do,DinhMinhPierre)说,“回信表示中国是一个开放且愿意与他国合作的国家,同时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清华大学对国际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生活制定了相应的规则,这反映了中国人的真情和团结。感谢中国政府和清华老师们对留学生的关心,这促进了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更好的交流,有助于双方为未来的时代作出最好的贡献。”

清华大学组织在校国际学生座谈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2020年)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春季学期组织的很多文化交流活动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举办,通过“云上”渠道,中外学生互相祝福和帮助,学生们用温暖话语和实际行动携手奏响中外融合、守望相助、共抗疫情的温情乐章。

疫情期间,学校举办“清华与世界”等线上系列主题讲座。云端“iTalk”活动,以“全球抗疫中的清华人”为主题,中外青年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引领中外学子共同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使命与担当;“云上汉语说”系列活动,每期围绕不同主题,以情景对话、词汇替换、组内互动等形式进行汉语词汇与短语的学习,中文导师线上展示中国文化习俗,引导大家同舟共济、积极面对生活,勇敢面对疫情危机;还有云上博士生论坛、学术沙龙交流、文化分享及云上运动打卡等系列活动。中外学生组织线上“国际文化博览会”,展位采取视频形式,由各国国际生提供视频素材,展现当地的美食、日常生活及文化习俗等,鼓舞士气,激发各国学生跨越时空携手共渡难关的勇气和对美好生活向往。

社科硕191班中外“大家庭”(2020年)

深中法硕19班国际学生为抗疫加油(2020年)

中外学生心手相牵,传递祝福和关怀。学生们相互关心,纷纷通过录制加油视频、翻译各类通知、志愿服务、互帮互助等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一起组织Coffee Chat等活动,“云”上谈心,传递同窗关怀。中国学生为国际学生录制上课视频,减轻国际学生因为时差问题导致的学习负担。其中,新闻学院中外学生积极投入抗击疫情工作,组建“雷火志愿者”团队,编辑《雷火明书:国际疫情参考》,汇总各地疫情舆论深度报告,为政府、企业、媒体和海内外研究者提供参考;苏世民书院中外学者通过组织筹款、互相写鼓励信、整理疫情期间生活小贴士、线上交流等方式互帮互助,同担风雨、共渡难关。

国际学生看到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展现的万众一心、团结合作、同舟共济的精神,为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大国担当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而深受触动。同时,国际学生也愿意通过自己在中国所学、所见、所感,积极向本国人民介绍他们亲眼所见的中国、更加全面立体的中国。

新闻学院“雷火志愿者”项目(2020年)

苏世民书院疫情期间组织学生线上交流会(2020年)

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具有人文性、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对于促进中外学子民心相连、民意相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110年校庆新百年新征程,清华大学将牢牢把握新时代赋予的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吸引世界各国优秀青年来校学习;持续提升国际学生培养质量,推动中外学生交流融合,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世界青年;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世界各国人民文明互鉴、民心相通;面向世界,勇于进取,开创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新格局。

清华新闻网10月13日电

供稿:国际处

图片:国际处

编辑:李若梦 李晨晖

审核:程曦

2020年10月13日 14:22:3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