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公管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

清华新闻网8月27日电 8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8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对研讨会进行了专门报道。

《新闻联播》报道公管学院专题研讨会

8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小涓教授出席座谈会,并围绕“十四五”时期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治理问题做重点发言,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4日下午,江小涓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发言

8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由江小涓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并作辅导报告。研讨会由党委书记彭宗超主持,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薛澜,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学院副院长杨永恒、朱旭峰、王亚华、邓国胜,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谢矜,副书记周绍杰及院党委委员、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师生代表等二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并进行交流发言。本次研讨会也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一次专题学习活动。

江小涓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江小涓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介绍了专家座谈会的主要内容,并围绕“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我们的研究教学工作”两个问题分享了学习体会。她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选择,是适应我国比较优势变化的要求,是适应我国竞争优势成长的要求,是适应国际环境深刻调整的要求,是适应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既是为解决现实问题也是为谋划长远发展而提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学术理论界的重大责任。她表示,服务国家发展、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公管学院的根本任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既是政治学习,也是专业需要,是我们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根本指导和遵循。

胡鞍钢发言

胡鞍钢在分析我国巨大发展潜力和长期优势的基础上,认为实施积极扩大内需战略是一项长期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相辅相成。中国在全球疫情大考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坚定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构建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两大抓手,形成两手合力,是重塑我国新优势的战略之举。

薛澜发言

薛澜表示,我国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已从“高精尖”转向大规模应用,我国在新技术的快速大规模应用方面具有制度优势和巨大潜力。企业已经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的生力军,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激发企业微观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也要加快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加大科研单位改革,优化人才培养和成长环境。

杨永恒发言

杨永恒表示,发展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制度载体,也是为全球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提供的“中国方案”。研究中国发展规划理论,讲好发展规划的中国故事,是公共管理学科的责任和使命。

教师代表高宇宁(左一)、陈玲(左二)、赵禹程(右一)交流发言

国际所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高宇宁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对国民经济循环理论“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认识从二元论到系统论的提高和发展。院党委委员、政策所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陈玲指出,中国有一大批中东部城市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评估中脱颖而出,反映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具备国内大循环的巨大潜能。政府所博士后党支部书记赵禹程认为,在当前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我们的研究方向也应适时调整,更加关注如何调节并发挥出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策略优势。

博士生代表交流发言

学院博士生代表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的研究充分和祖国需要、中国实践相结合,强化博士研究问题意识的同时坚定中国立场,为社会创新治理贡献青年学子的力量。

彭宗超作总结发言

彭宗超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和清华公管学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后续学院将利用各种机会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为服务国家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学院应有的贡献。

研讨会现场

供稿:公管学院

编辑:李晨晖

审核:程曦

2020年08月27日 15:00:1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