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6月12日电(通讯员 郭静茹 摄影 李运峰 曹文鹏)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当天下午,清华大学档案工作报告会以“主会场+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2019年档案工作成绩,部署了2020年档案工作任务,表彰了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有关专家应邀作了专题报告。

全校档案工作报告会在“国际档案日”之际召开
档案馆馆长范宝龙主持报告会,并代表档案馆作了工作汇报。他表示,清华大学档案馆目前馆藏档案达20余万卷、45万余件,全校有125个文书档案归档单位、12个档案分室,专兼职档案工作者430余人。他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一是抓住重点,持之以恒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归档文书档案2806卷、照片档案4855张、教学档案学籍卡5503张和研究生论文1892卷、科研项目档案182卷、基建项目档案1581盒、人事档案材料18716份,对校机关职能部门试行了档案工作考核,以《归档范围调查表》为抓手促进院系档案归档数量进一步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对清华的重要讲话批示来信、国庆70周年活动等重大专项档案及时归档;二是充分利用各类档案,为学校工作和师生员工服务。各类档案查借阅约3000人次,疫情期间推出“人事档案证明线上申办”方便了师生员工,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纸质档案数字化便于查阅利用、保护档案安全;三是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清华史料和名人档案征集工程。新增30位人物档案,并充分利用馆藏举办“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等,产生重要社会影响。

范宝龙作工作汇报
范宝龙表示,2020年要着力推进四方面工作。第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管理;第二,迎接建党100周年、校庆110周年,持续推进“清华史料和名人档案征集工程”,利用档案资源、挖掘档案价值,发挥档案独特作用;第三,加强培训交流,促进档案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第四,实施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项目,推进互联网新媒体等在档案管理利用中的应用,不断提升学校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报告会上,档案馆副馆长朱俊鹏、人事处副处长兼档案馆副馆长王晓莉分别宣读2019年文书档案、人事档案等工作先进单位名单。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档案馆联合授予35个文书档案工作先进单位、10个照片档案工作先进单位、9个教学档案工作先进单位、6个科研档案工作先进单位荣誉证书,人事处、档案馆联合授予10个人事档案工作先进单位、10个学生档案工作先进单位荣誉证书。

向波涛讲话
向波涛在报告会上作了总结讲话。他表示,面对此次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档案工作领域的老师们与全校师生员工一道经受了一次“大考”,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档案工作。他代表学校党委对全校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全体档案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结合今年学校工作重点,向波涛就档案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持续加强档案工作的基础建设。要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抓好档案的收集、管理,做到按期、及时、齐全、完整归档,同时要确保各类档案的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近期要特别做好疫情防控专项档案和应届毕业生档案转递等工作。二是大力加强档案工作的能力建设。围绕明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校庆110周年等重要节点,精心谋划、抓好落实,积极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各院系、各单位要利用档案史料,把具有院系、学科、专业特色的文化挖掘好、宣传好、展示好。要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创新档案工作方式。三是切实加强档案工作的队伍建设。档案馆和相关部处的专职档案人员,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相关岗位责任的落实,全面加强专业培训与工作指导。

张斌作专题学术报告
报告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档案学专业教指委主任、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张斌教授作了题为“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报告,从时代背景、档案管理新理念、以知识管理理念指导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档案工作发展的新趋势。
会上印发了《清华大学档案工作文献资料选编》(2020年版)和《2019年各单位文书档案归档情况通报》《2019年试行校机关文书档案考核工作小结》等。
受到表彰的档案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和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等近百人在主楼后厅主会场参加报告会。全校各单位文书档案和人事档案工作主管领导、文书档案员和人事档案员,各档案分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有关部门档案专岗人员等300余人通过“荷塘雨课堂”参会。
供稿:档案馆
编辑:李晨晖 吕婷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