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成立


清华新闻网7月5日电 6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成立仪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北京市文化局非遗处处长千容参加仪式。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高乐先生(Jochen Goller)共同为基地揭牌,清华美院副院长苏丹主持揭牌仪式。 

 

鲁晓波与高乐(Jochen Goller)共同为基地揭牌。

该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属于非盈利性学术机构,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BMW联合发起创办,旨在保护、研究、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探索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创新模式,助力传统工艺振兴。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致辞。

马盛德在发言中认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起到了示范性和引领性的作用。期待本次与BMW在社会公益领域的创新合作,不仅成为“研培计划”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和企业建立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希望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加入到非遗保护的队伍中来。

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致辞。

鲁晓波表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向以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装饰美化人民生活为己任,在传统工艺研究和设计研发方面拥有世界一流的专家团队和实验室设备,愿与BMW共同探索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可能性。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高乐先生(Jochen Goller)致辞。

被聘为保护创新基地荣誉顾问的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高乐先生(Jochen Goller)在仪式上介绍,2016年恰逢宝马集团百年和“BMW中国文化之旅”十周年。在前瞻与创新思维的指导下,“BMW中国文化之旅”将从资金捐助转向资源资助和智力支持,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强强联手,通过双方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与资源整合能力,切实为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尽到BMW的企业社会责任。

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十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他们的传统工艺创新作品。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和女儿吴灵姝,以及为陕西木杆秤传承提供无偿设计和资源支持的BMW爱心车主曾俐及其创意设计团队,在成立仪式上分享了非遗传承、保护的精彩故事。青海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满向基地赠送了富于纪念意义的敲铜作品《龙舟》。

2007年至今,“BMW中国文化之旅”通过资金捐赠支持了全国90项亟待保护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累计捐赠金额超过1,600万元人民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和专家们,与非遗传承人代表、特邀嘉宾和媒体代表等两百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供稿:美术学院  编辑:李华山

2016年07月05日 13:36:2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