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清华大学举行吴仲华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


清华新闻网7月28日电(通讯员 李雪英) 7月26日上午,国际公认的杰出科学家、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创始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奠基人、中国燃气轮机专业创立者吴仲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姜胜耀教授,原清华大学副校长、热能系教授倪维斗院士和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的知名校友、燃气轮机行业和兄弟院校的领导、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吴仲华先生当年的学生和同事等80余人参加了纪念会。

吴仲华先生在清华。供图:热能系

华建敏在讲话中指出,吴仲华先生不仅是国际著名的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名师大家,更是我国二十世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今天我们纪念吴仲华先生,不仅要缅怀他的学术成就和对科学发展、人才培养作出的贡献,更要传承和发扬吴先生爱国报国的情怀、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治学作风和重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希望清华大学,尤其是热能工程系的师生能够以吴先生为榜样,脚踏实地、严谨治学、心系祖国、开拓进取,在祖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华建敏在纪念会上讲话。常志东

姜胜耀代表清华大学对嘉宾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吴仲华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不仅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更率先提出并践行了培养研究人才的教育理念,在他爱国、实干、注重基础与实践的精神传承下,燃气轮机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说,在清华第二个一百年的奋进中,我们要继续秉承吴仲华先生的精神,广育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深度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根中国大地,聚力改革创新,努力为国家的两机事业、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民族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姜胜耀在纪念会上讲话。常志东

曾担任吴仲华先生助手的倪维斗院士全面介绍了吴先生的生平与贡献,特别是吴先生的办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秉承并发扬吴先生的育人思想和教育理念,燃气轮机专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7位院士、十多位国家和省部级领导、数十位国家大型骨干企业的厂长和总工,以及一大批专家学者。他说,吴先生早在回国之初就极富战略眼光地倡议在我国开展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基础研究以及工程应用研究,经过吴先生和本学科前辈们的共同努力,我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得以建立和蓬勃发展。

倪维斗在纪念会上讲话。常志东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孙昌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大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主任罗忠敬教授,中科院徐建中院士,燃机专业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吴文权教授和第一届学位研究生叶大均教授等分别从不同侧面回顾了吴先生的教书、治学和为人。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段段深情的回忆,使这位爱国报国、勤谨实干、求真务实,又具远见卓识的学术大师的风范更加清晰鲜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令人深受感染。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为孙昌基、刘大响、罗忠敬、徐建中、吴文权、叶大均在纪念会上发言。常志东

热能工程系主任姜培学教授表示,我们将继承和发扬吴仲华先生的育人思想和治学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学和课程体系,努力培养为人正直、爱国奉献、开拓创新、勤勉实干、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综合能力突出的各领域领军人才;推进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双一流”建设,重点发展热流科学、清洁能源、先进动力三个学科方向,加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他说,热能系师生决心沿着前辈的足迹砥砺前行,勇于创新、勇挑重担,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事业乃至整个能源动力领域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姜培学在纪念会上讲话。常志东

在自由发言阶段,原能源部总工秦中一,原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姜云宝,国务院参事、原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清华大学过增元院士,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陈懋章院士,中科院理化所周远院士,以及周鹤良、刘卫宁、张英健、郑耀等专家学者也都纷纷发言,深情缅怀吴仲华先生,并发表了对发展中国两机事业和办好清华能源学科的意见和建议。

纪念会由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党委书记李宇红主持。

纪念大会现场。常志东

吴仲华先生生于1917年,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并留校任教。1944年至1947年作为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博士学位,后受聘于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刘易斯喷气推进中心。1950年创立国际公认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1954年辗转回到祖国在清华大学任教,于1956年创建我国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建立了完整的燃气轮机专业教学科研体系。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2年调至中国科学院,198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吴仲华先生为新中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供稿:热能系 编辑:襄桦

2017年07月28日 15:47:0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