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教师建言柴达木绿色循环发展
清华新闻网8月28日电 (通讯员 陈定江)近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盐湖工业基地并就绿色循环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青海柴达木绿色循环发展论坛、柴达木循环经济研讨会等系列活动相继举办,着力推进新常态下的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循环发展。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多位教师应邀参加了相关论坛和研讨会,积极为柴达木绿色循环发展建言献策。

2017中国青海柴达木绿色循环发展论坛现场。
8月22-23日,由青海省委、省政府主办的2017中国青海柴达木绿色循环发展论坛在格尔木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首任指导委员会主任金涌教授在主论坛上做了“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主旨演讲。金涌院士从人类文明的演化引出生态文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问题,指出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最重要的实施途径之一。结合柴达木和盐湖资源具体产业发展情况,金涌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理念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青海柴达木地区的绿色循环发展。

金涌院士在中国青海柴达木绿色循环发展论坛演讲。
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材料学院教授翁端在“循环经济”分论坛上做了“有色金属资源再生利用现状及思路”的报告。报告结合“十三五”循环经济相关科技项目规划思路,分析了铜铝铅锌镁锂等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再生循环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循环经济研究院生态工业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部主任、化工系教授胡山鹰在“百年盐湖,生态镁锂钾园”分论坛上做了“氯元素工业代谢与盐湖循环经济”的报告,对盐湖产业体系中的氯平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盐湖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指导。
8月20日,由青海省科技厅、海西州政府、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柴达木循环经济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的主题是,“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创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多位国内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专家学者,与盐湖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企业家代表,共同就盐湖资源平衡开采、综合开发利用及柴达木地区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工业体系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度研讨。
清华大学化工系程易教授在研讨会上做了“气固相法氯化高聚物合成技术研究进展”的主旨发言,并以其团队开发的盐湖氯元素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为例,分析了产学研与市场密切结合对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化工系教授朱兵作为共同主办单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是清华大学面对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需求,依托化学工程系、环境学院、材料学院等院系共同建设的跨学科科技机构,致力于为国家和地方推进循环发展战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和管理决策支持。多年来,研究院持续组织校内相关院系师生,发挥清华的综合学科优势,不断通过科研合作、专家咨询、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服务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和青海盐湖产业发展。
供稿:循环经济研究院 编辑:襄桦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