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星火燎原 传承革命精神
清华大学组织青年教师赴江西革命老区社会实践
清华新闻网9月4日电(通讯员 王河洲)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8月30日至9月3日,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组织全校31位青年教师赴江西革命老区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江西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圣地,拥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摇篮”,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在江西发展壮大,凝聚形成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参与实践的青年教师先后赴瑞金、井冈山、南昌,参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黄洋界哨口、毛泽东茨坪旧居、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

在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第一次苏维埃大会会场合影。
在人民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诞生。青年教师们先后参观了叶坪、沙洲坝革命旧址群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学习党中央在瑞金的艰苦奋斗历程,并在叶坪第一次苏维埃大会会场集体高唱国际歌。在沙洲坝旧址,大家集体回顾毛泽东同志带领警卫员为当地老百姓挖“红井”的事迹,深入领会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传统。

参观黄洋界哨口战斗油画。
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通过参观黄洋界哨口并学习毛泽东同志《西江月·井冈山》的背后故事,青年教师们领略了井冈山的雄奇险峻,为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苦环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深深震撼。

在井冈山茨坪毛泽东旧居前交流实践心得。
在茨坪毛泽东旧居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通过体验学习革命根据地在艰苦环境下从事生产生活和战斗的情景,青年教师们直观感受到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青年教师们深切缅怀了为中国革命献出年轻生命的革命烈士,深刻学习领悟了井冈山精神,即: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现场深入学习中国人民军队的建军史。
在中国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通过深入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青年教师们系统学习了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到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再到建成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人民军队从失败走向胜利,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让大家深受鼓舞。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参加本次社会实践的青年教师来自全校多个院系单位,既有文、理、工、法、医、经济、艺术等学科的一线教师和附属医院的一线医生,也有在后勤部门的青年骨干。大家普遍反映,实践活动使每人都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认识,更加深刻地领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大家纷纷提出,要自觉把井冈山精神融入到教书育人、科研学术等各项事业中去,服务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实践交流中,很多教师以诗作记录了珍贵回忆、表达了心灵感悟、描述了美好憧憬。建筑学院助理教授郭湧以诗感怀:
丁酉江西实践有感
九十载星移斗换,二七年军魂代传。
瑞京北京数重天,井冈星火胸中焰。
百十岁乾坤君子,三十位才俊青年。
江西实践志愈坚,征程奋进谱新篇。
在离开江西之际,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苗立夫也赋诗一首:
丁酉秋井冈记游
求真问史踏井冈,艰苦卓绝唯有党。
叶坪寄念苏维埃,黄洋界上怀杀场。
洪都城里缅英烈,滕王阁头眺苍茫。
最是依惜辞赣夜,吟诗卧谈笑声朗。
本次社会实践为不同院系专业的青年教师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为今后进一步推进跨学科交叉合作、更好地推进“两个轮子一起转”等做了有效铺垫,得到了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编辑:悸寔 田心